双柏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整合资源力量,采用“五强化”工作法,切实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家庭“小平安”汇聚成社会“大和谐”
强化源头化解。以加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为切入点,坚持防调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整合基层力量,统筹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普法工作队员及志愿者等基层治理力量,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定期摸排存在矛盾纠纷苗头的家庭,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化解。今年以来,摸排家庭5.02万户,走访群众19630人次,全面掌握全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强化多元调处。推行“上门调处、上门化解”机制,主动上门与群众交流,关心关注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用心挖掘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根源、症结所在,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将预防和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过程。今年以来,排查出风险家庭1081户,完成化解976户,化解率90.3%。
强化包保责任。严格落实县级领导、行业部门、乡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五级包保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工作氛围。确保重点婚姻家庭纠纷有人盯、有人管,一事一案制订包保方案、掌握包保情况、解决包保中发现的问题,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拉网式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
强化跟踪回访。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在纠纷调处后通过微信、电话、上门等方式,对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当事人进行回访,跟踪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督促双方全面履行调解协议,避免“人前和好、人后较劲”的情况发生;对回访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跟进解决,防止矛盾纠纷反弹。适时提供婚姻辅导、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指导服务,切实将法律知识和维权服务送到每个家庭,引导家庭弘扬优良家风。
强化普法宣传。积极组织普法小分队及志愿者进企业、学校、村组,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宣讲,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素养和调适婚姻家庭关系的能力,用“微宣讲”讲述“大道理”。用好“云南普法”“云南女声”等公众号及微信群,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立体化宣传与婚姻家庭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鲜明价值导向,营造良好道德风尚。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2轮,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182场次,走访群众352户,收集社情民意42条,解答群众疑惑咨询476人次。(通讯员 者 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