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双柏县进入野生菌采摘、食用的高峰期。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该县创新推出多种接地气、聚人气的宣传方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网络,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老村长“土味”喊话,方言广播天天响。“各位乡亲们注意了,这段时间雨下得多,野生菌到处长,我看到大家上山找菌子的热情,心里是又高兴又替你们担心……”每天清晨,双柏县各村(社区)的应急广播准时响起老村长的“土味”喊话。这些由县融媒体中心用当地方言录制的宣传音频,以“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的顺口溜、“见小人”“蹬单车”等形象化的中毒案例,将预防野生菌中毒安全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又深入人心。爱尼山乡、安龙堡乡、大麦地镇等少数民族乡镇还将“喊话”内容制作成哈尼语、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版本,通过覆盖城乡村组的应急广播体系循环播放,让不会汉语的老人也能听懂野生菌中毒的危害。
全县各中小学以“识别毒菌”为主题,组织开展绘画创作活动,孩子们用画笔在纸上描绘出“红伞白杆”的致命鹅膏、“火炭色”的亚稀褶红菇等有毒野生菌的典型特征,部分学校还将优秀作品制作成海报张贴在校园和社区显眼位置。“我画的是见手青,老师说这种菌子如果没炒熟,吃了会看到小人儿。”妥甸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小朋友指着自己的作品介绍。双柏县教育体育局要求各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向中小学生大力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并用身边近几年发生的鲜活事例和有毒野生菌图片警示学生,并通过学生带动家长提高预防野生菌中毒意识,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
融媒矩阵发力,立体传播无死角。“菌季来临,双柏融媒温馨提示:不采摘、购买、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打开双柏县融媒体中心的抖音账号,一条条制作精美的短视频正在提醒群众注意野生菌食用安全。除了抖音,双柏县还在微信公众号开设“菌子安全”专栏,定期推送《2025版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风险地图》《有毒野生菌识别图鉴》等内容。在广播宣传方面,双柏县将老村长喊话音频剪辑成15秒、30秒的短版本,在县广播电台黄金时段高频次播放,同时利用应急广播每天定时播报。
与此同时,双柏县还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宣传措施,加强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在各餐饮店、卫生院、文化活动室、种植养殖基地和各村群众聚集地,张贴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通告、云南常见毒野生菌彩图和野生菌中毒预防知识。利用本地赶集日,在人员密集的街道和农贸市场门口通过拉横幅、流动发放宣传资料、音响播放等方式,向群众开展宣传。通过召开群众会,大力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利用村组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线上转发宣传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解决在外务工人员宣传难的问题。同时,安排村组干部职工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防汛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村入户与辖区内所有农户、种植养殖基地、各餐饮店、学校食堂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和《预防野生菌中毒告知书》。通过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工作,人民群众对野生菌的识别、防范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有效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通讯员 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