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田间地头也春意盎然。为保障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县水务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春耕备耕,确保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春耕备耕,水利先行。县水务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旱情形势,立足水利行业部门职责,早部署、争主动、定措施,下好“先手旗”,坚持“总量控制、以供定需、合理分配、有保有压、强制节约”原则,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三级供水格局全面形成,即全县22座小(1)型水库实行用水单位申报、村委会和乡镇审核,水务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批的程序进行供水,乡镇统一调度91座小(2)型水库供用水,村、组负责调度1987座小坝塘供用水,确保在保障生活用水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大春生产用水。

保障需求,助力稳产。县水务局聚焦旱情实际,由主要领导牵头,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包保责任,深入春耕备耕一线,进行可供水源、用水需求进行全面摸排。根据2024年大春生产计划,2024年我县计划播种大春粮经作物31.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2万亩以上(其中:水稻不低于3.47万亩、玉米不低于13.18万亩、大豆不低于0.8万亩),经济作物12.4万亩。根据农业供水情况调查以及用水定额分析,预计至7月15日农业和生态用水需水量为7496.1万立方米(其中:种植水稻需水量1388万立方米,种植烤烟需水量15.6万立方米)。满足城乡生活及工业需水后,全县可供农业用水2232.81万立方米,能够保障全县水稻和烤烟种植。

强化基础,增效提质。深入推进中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体制改革、农业综合水价改革,不断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以保障春耕生产用水需求为重点,加快环白竹山引调水项目工程建设,抓紧做好绿汁江中型灌区、绿汁江片区供水工程投运准备工作。突出做好水利工程运行和管护,强化水质量监测管理,确保全县供用水稳定,切实提升水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