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双柏县:“五个一”推进绿美乡村建设

日期:2024年07月04日   作者:杨兆明   来源:    点击:[]

近年来,楚雄州双柏县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打造示范村作为绿美乡村建设的助推器,围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抓提升、村庄“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抓升华、“家庭卫生净、房前屋后净、村庄道路净、河道沟渠净、田间地头净”抓长效的“三园四化五净”目标,推动绿美乡村建设。目前,全县成功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1,州级绿美村庄187个。

突出科学规划,下好绿美建设“一盘棋”。发挥县、乡、村、组、户5支队伍工作力量,将绿美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规划编制《双柏县绿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组建专班,明确绿美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完成时限、评价标准等,围绕“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先易后难,先点后面”方式,一体推进双柏县绿美乡村建设工作,努力打造“推窗见景、出门见景、人在绿中、村在园中”的绿色生态家园。

突出全员参与,凝聚共建共享“一条心”。坚持将绿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县委县政府统筹,“各级党组织+党员+群众+多方参与”模式,组织全县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绿美乡镇”“绿美村庄”“美丽庭院”评比活动中来。借助广播、微信等多种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引导群众投入到绿美建设中。2022年以来,结合储备林项目,双柏县共投入资金2700余万元用于绿美乡村建设,新增完成绿化点位643个,新增植树量2.85万株,新增绿化面积3.44万平方米。

突出因地制宜,探索绿美景观“一条路”。践行“依村、就势、植绿、栽花、布景”理念,围绕“微改造、巧植入、精提升”思路,在推进绿美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乡村风貌,巧妙植入乡村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使古民居、古建筑等人文历史遗迹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并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庭院内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充分利用各种空闲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增绿添花,推动各村利用废弃建材和“老物件”打造微景观,留住最美乡愁。目前,全县拆除村内残垣断壁1.2万平方米,拆除后的空地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1260个,建成“美丽庭院”4200户。

突出绿旅融合,串起生态产业“一条链”。探索发展“林药+”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将特色餐饮、民宿体验、健康养生、生态旅游等串联起来,助力双柏县生态旅游发展“一条链”。截至目前,培育了大干田、李方村、新房子、大领岗等“产业发展+绿美建设”村庄,发展茶叶、水果、咖啡、金雀花、万寿菊、中药材等绿美产业,将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与中药材、特色蔬菜、水果等种植有机结合,全县种植绿色中药材超过32万余亩,实现绿色资源转化为经济财富,为农民增收扩宽渠道。

突出长效管护,念好共同护绿“一本经”。为着力巩固绿美乡村建设成效,积极探索绿美乡村长效管护机制,因地制宜建章立制,建立绿美资源保护机制,保护乡村建筑风貌,对古民居、古建筑、农业重要文化遗产等乡村人文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有效保护,对村护村林、风景林、古树名木等自然植被设立保护标识牌。将管护工作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红黑榜”曝光机制,严格执行网格包保责任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及时做好乡村绿化带、花台和各户门前的管理维护。

下一步,双柏县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依托现有的政策,结合双柏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绿美+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拓展延伸用绿、活绿新机制,把“绿美乡村”转化为“绿美经济”,持续推进美丽双柏建设工作。


上一条:凝聚“青”力量 书写“税务蓝”---双柏县税务局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

下一条:双柏县开展园林绿化工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