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牛我只用交25%的保险费,剩下的由政府补贴,如果牛出现意外,保险公司来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的损失。”云南阿里郎黄牛养殖有限公司场长刘邵平一边巡查牛舍一边笑着说。
近年来,双柏县扎实推进地方特色农产品(肉牛)保险工作,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为原则,采取“政府+保险公司+养殖场(户)”模式,因地制宜采取系列措施,做到“五个度”,为肉牛养殖撑起“保护伞”。

肉牛养殖保险宣传
政策宣传有广度。在肉牛保险政策宣传时,通过县、乡、村、组、户五级人员的共同努力,采取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入户宣传等方式发放宣传单等各类材料6300余份,承保对象涵盖低收入户、肉牛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和普通农户计2728户。
牛脸识别有精度。保险公司将最新的AI牛脸识别技术运用到肉牛保险中,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和提高了对承保对象的识别精准度。据悉,牛脸识别精准度达95%以上。

肉牛养殖保险进村宣传
查勘理赔有速度。在获悉发生保险事故后,乡村服务队与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第一时间完成现场查勘、识别定损、公示等工作,按约定支付赔款,不惜赔、不拖赔,最短时间将理赔款打到养殖户账户,让养殖户看得到理赔速度。
服务保障有温度。县、乡、村、组及保险公司人员组建了金融保险服务队,负责肉牛保险的宣传、承保、查勘、理赔一条龙服务工作,保障养殖户合法权益,把惠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养殖户感受到为民服务的温度。

肉牛养殖保险入户宣传
参保户有满意度。经过服务队的协同推进,养牛户的肉牛保险及时赔付成功,为养殖户减少了经济损失,调动了养殖积极性,养牛户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提振了发展肉牛养殖信心。
据悉,全县2023年肉牛政策性保险参保10066头,其中:农村低收入户参保260户533头,目前已完成理赔2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