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双柏县:护绿色精灵,谱共生新篇

日期:2025年05月19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群山叠翠,碧水蜿蜒。位于滇中腹地的双柏县,被誉为“中国绿孔雀之乡”。这片秘境正以一场跨越十年的生态守护行动,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传奇。从濒危物种到种群复兴,从孤影难觅到万羽翩跹,双柏用科学之智、守护之心,为绿孔雀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

高位统筹“强保障”,擘画生物保护蓝图。积极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以绿孔雀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效机制。以制度建设筑基,制定印发《双柏县绿孔雀保护实施方案》等制度措施,与友邻县(市)签订《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绿孔雀联合保护协议》,成立全国首个绿孔雀保护生物多样性信用研究站,全国首个绿孔雀家园法律保护巡回审判点、公益保护示范点,“双柏县绿孔雀家园法律保护”被写进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报告》。以资金投入增能,整合各类野生动物保护项目,投入资金542万余元,补齐保护区界桩,增加绿孔雀救助设备,布设22块样区(8373公顷),布设监测样线31条(102498米),聘请专职绿孔雀监测员28人,布设安装监测相机428台,建设监测棚13间,每年种植食源地13块44亩,建设饮水点51个,建设沙沐浴池24个,建设补食台30个。修缮巡护步道7条,建立观测点428个。

多维管护“筑屏障”焕发栖息空间新机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为纲,重塑绿孔雀生存空间。防控生物安全全面开展有害生物及外来入侵物种预警预防,建成国家级中心测报点1个、病虫害防治监测点3个,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灾害测报准确率达90%、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开展生态清障,清理整治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建设项目15个,停止投资36亿元的戛洒江水电站建设,拆除价值2.2亿元的小江和一、二级电站,栽种青树450棵,恢复植被15.4亩。清理保护区及周边矿产资源开发5个,整治关闭矿区3个,责令停止建设矿区1个;永久性封堵矿井口14个,恢复植被面积约60.9亩。扩容栖息环境将恐龙河自然保护区周边绿孔雀集中分布区域7143公顷的栖息地划入保护区,恐龙河保护区面积达到17534公顷,全世界种群分布最集中、保护最完好的绿孔雀栖息地在此诞生。

科技赋能“拓新径”,智破种群存续难题在密林深处,科技之光点亮物种保护之路。搭建技术平台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教育科研实习基地,与国家林草局西南调查规划院合作建立“绿孔雀科研基地”,与云南大学合作建立“绿孔雀野外观测研究站”。强化动态监测建立绿孔雀保护物种监测站点,建成全国首个绿孔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绿孔雀生态廊道,安装红外监测相机202台,设置绿孔雀监测样线3条,巡护装备20套,分片区、分种群建立“一雀一档”监测数据档案,拍摄收集有效照片8752张、视频10730段,为绿孔雀保护和科研监测提供可靠依据。培育技术人才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科研技术团队开展监测保护,强化监测设备使用人员的传帮带培训,累计开展学习培训30余期,为双柏县绿孔雀科研监测奠定技术基础。

品牌塑造“提价值”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从政府主导到全民行动,双柏内外宣传联动,持续擦亮“绿孔雀之乡”品牌。聚焦品牌推介,聘请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作为“中国·双柏——绿孔雀家园”的宣传形象大使。成功承办“遇见楚雄中国绿孔雀之乡2023双柏绿孔雀文化季”系列活动,举办绿孔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深挖文化价值,合作拍摄《绿孔雀》纪录片,荣获2023年第8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制片奖”,第29届中国电视家协会中国纪录片长片“十优作品”;合作的舞剧《孔雀》先后在昆明、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完成全国巡演的演出。营造保护氛围,设计制作绿孔雀主题邮票、信封等邮资产品,编印一批科普宣传材料,建设绿孔雀科普长廊,征集保护形象宣传口号,设计绿孔雀主题LOGO和微信表情包,多形式多载体营造绿孔雀保护的浓厚氛围。

从8-10群50—70只到66群430只,跃升的背后是双柏人“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生态”的执着。今日的双柏,绿孔雀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标志,更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未来,这座“滇中绿海明珠”将继续以生命之名,守护羽翼下的万千生机,让“中国绿孔雀之乡”的金字招牌在生态版图上熠熠生辉。

上一条:双柏县应急管理局召开2025年第二期警示教育大会筑牢纪律防线与安全保障

下一条:百日攻坚查隐患 全域整治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