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双柏县税务局开展殡葬行业涉税专项整治,破解错享免税难题,筑牢风险防控防线

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殡葬行业关乎民生,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多样化,殡葬服务延伸产业快速发展,行业乱象也随之滋生,部分企业通过捆绑消费、虚报收入、混淆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加重群众负担,扰乱市场秩序。双柏县税务局聚焦痛点,积极开展殡葬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强基工程”为抓手,筑牢政策执行与风险防控基础

(一)政策精准滴灌,厘清应税与免税边界

双柏县税务局梳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9个税种政策,针对殡葬行业纳税人开展政策专题培训,明确三大核心区分标准:服务类型上,将遗体接运、火化等6类基本服务列为免税项目,个性化礼仪、墓碑销售等23类延伸服务纳入应税范围,并形成免税项目负面清单;定价方式上,将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项目按免税管理,市场调节价项目需单独核算缴税;备案要求上,明确免税项目需留存服务合同、收费标准、服务对象信息等5类资料,缺一不得享受优惠。

同时,组建“税政+基层分局”专项辅导组,对辖区殡葬机构开展“一对一”辅导,结合典型案例现场演示应税与免税收入分账核算方法,确保政策理解无偏差。

(二)夯实征管基础,消除监管盲区

以“强基工程”中“税源精细化管理”为要求,双柏县税务局实施三项举措;一是建立“一户一档”,采集机构服务范围、收费标准、房产土地等基础信息,标注“政府定价服务占比”“未开票收入占比”等关键指标;二是优化备案流程:推行“线上预审+线下核验”模式,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上传备案资料,税务人员结合民政部门的服务资质信息在线审核,缩短备案时间的同时强化资料完整性校验;三是强化基层能力:邀请税政部门业务骨干开展行业运营培训,让税务人员掌握“骨灰寄存费”“墓碑刻字费”等细分项目的应税属性,提升一线识别风险的能力。

二、以监管新机制为框架,构建“数据+协同”风险防控闭环

(一)数据赋能,精准识别风险

双柏县税务局打通与民政、发改部门的数据接口,构建“三比对”风险识别模型:一是业务量比对,将民政部门的火化遗体数、公墓安葬数与机构申报的免税收入匹配,若收入远超合理区问(如单具遗体免税收入畸高),触发预警;二是定价比对,通过发改部门的价格备案信息,核查机构是否将市场调节价项目按政府指导价中报免税;三是税源比对,结合自然资源部门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核实机构是否存在房产、土地未申报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情况,强化非发票税源监控。

模型运行以来,已识别1户机构存在“超业务量申报免税”“未开票收入未申报”等风险,辅导其更正申报,补缴税费及滞纳金142.5万元。

(二)分类监管,实现风险差异化应对

依据“信用+风险”监管新机制,将殡葬机构分为三类实施管理:低风险(信用A级且无预警),以自主申报为主,每年开展1次政策提醒;中风险(存在轻微核算误差),启动税务约谈、辅导规范分账核算;高风险(大额收入混淆或虚假备案),联合民政部门开展实地核查,依法追缴税款并调整信用等级,形成震慑。

(三)部门协同,构建共治格局

落实“监管新机制”中“跨部门协同”要求,双柏县税务局推动建立“民政+发改+税务”协作机制:信息共享方面,每月获取民政部门的火化数据、公墓销售数据,发改部门的服务项目定价清单,实现产业务量—收入—免税资格”的全链条核验;联合执法方面,对风险高企的机构,联合开展“定价合规性+税收合规性”双检查,避免多头执法;信用联动方面将税收遵从情况纳入民政部门的行业考核,与服务资质年审挂钩,形成“一处失信、多域受限”的约束机制。

通过协同共治,双柏县税务局将风险防控节点从“事后追缴”提前至“事中提醒”,某殡葬机构在数据比对中被发现“超范围申报免税”,经事前辅导及时更正,避免了滞纳金产生,体现了“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

下一步,双柏县税务局将继续探索“金税四期+殡葬服务”应用探索智能预警和信用动态管理机制,持续完善“政策引导—精准监管—社会共治”全链条治理体系,推动殡葬行业从“乱”到“治”、从“治”到“优”转变,为殡葬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税收监管与民生保障的双向赋能。

上一条:创建联农带农新模式,铺就促农增收致富路

下一条:双柏县地震局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