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生猪产业稳健发展,双柏县畜牧兽医与渔业服务中心构筑“宣传引导–技术服务–监测排查–消毒灭源”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全力筑牢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屏障。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凝聚群防群控合力。双柏县坚持“防在前、宣在先”的工作理念,围绕《非洲猪瘟防控应急实施方案第六版》核心要求,编制《非洲猪瘟防控明白纸》《非洲猪瘟防控告知书》《养殖环节非洲猪瘟防控承诺书》《非洲猪瘟防控指南》《非洲猪瘟消毒指南》《非洲猪瘟防控消毒指导作业技术指导书》《非洲猪瘟防控知识挂图》《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挂图》,“可视化”“口语化”广泛宣传。同时,将非洲猪瘟防控知识视频通过微信推送宣传,将音频资料通过84个村(社区)的村级广播每日5次循环播放,形成“村村响、天天听”的宣传矩阵。通过“线上推送+线下入户”双轮驱动,2025年至今,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0.68万份,覆盖群众超1.8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全民防疫意识和科学应对能力,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联防联控氛围。
二是强化技术服务,提升科学防控能力。双柏县聚焦基层防疫薄弱环节,组建由官方兽医、动物防疫员和特聘动物防疫员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养殖户做好生猪夏季养殖防暑降温和生物安全防控,重点围绕消毒药种类选择与科学配比、栏圈改造和消毒灭源措施,结合养殖场粪污治理和安全生产检查,对全县规模养殖场及重点散养户进行拉网式包场排查,建立“一场一策”管理台账分类施策、确保防控措施落细落地。2025年至今,累计开展宣传排查指导20余场次,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切实打通了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监测排查,筑牢疫情早期预警防线。坚持“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的防控原则,双柏县建立健全县乡村疫情监测网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县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高效统筹信息汇总与应急调度,保障疫情信息及突发事件的及时上报和处理。2025年至今,全县累计出动疫情排查人员1344人次,累计排查8个乡镇、87个村委会、1564个村民小组。县兽医实验室对云牧食品有限公司进行297份环境样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完成非洲猪瘟采样送检641份。坚决做到“早、小、严、实”,切实将疫情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强化消毒灭源,净化养殖生态环境。双柏县将环境净化作为防控工作的基础性工程,组织生猪养殖、运输经营、屠宰加工等养殖经营主体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做好畜禽圈舍及圈舍周边环境、畜禽运输车辆、猪肉销售点等重点地点的消毒灭源工作。设置临时消毒站点1556个,消毒养殖场(户)9865个次,消毒圈舍面积19.8万平方米,消毒车辆27辆次,发放车辆消毒指南、圈舍消毒指南、消毒剂使用方案862份,开展技术培训7场次,培训人员294人次。通过持续开展消毒灭源,全县养殖环境不断优化,疫病传播风险显著降低,为畜禽健康养殖提供良好的环境。
下一步,双柏县将持续深化“四强化”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推动防控重心由“应急处置”向“常态防控”转变,由“单一防控”向“系统治理”升级,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动物防疫“双柏样板”,奋力谱写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