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大庄镇降雨明显偏少,天气持续晴热高温,河流断流、库塘蓄水少、水源分布不均,不同程度出现人畜饮水难、春耕备耕供水难,旱情形势严峻。大庄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强化组织领导,全力以赴“找水”。注重统筹调度。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抗旱工作要点,严格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定期汇总库塘蓄水和生产生活用水情况,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实时分析旱情发展态势,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党建引领谋划。组织镇村干部召开专题会议3次,分析旱情、部署工作。镇村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深入13个村委会238个村民小组摸清水存量“底数”,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支持。

强化用水管理,多管齐下“调水”。摸清旱情底数。建立抗旱台账,细化到户到人、到牲畜,分类施策、动态更新。目前,全镇库塘蓄水总量183.5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1.8%,经排查有5个村(社区)14个村民小组241户896人、1001头大牲畜存在饮水困难。科学调度用水。制定水资源调配方案,对有水源但水少的村组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对无水源的村组统筹安排附近镇内坝塘水库等水源供水、引导群众自主拉水自救,对非工程性缺水的村组启动备用水源、维修或补给供水设施保障用水,对工程性缺水的村组通过架设管道、购买水塔、建抽水泵站、打井等,解决5个村民小组314名群众用水需求。

强化工程实施,千方百计“引水”。用好现有水源。聚焦“一老一小”、病残等重点人群、无水源的重点村组,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原则,通过架设水管、延伸管网、及时维修管道等措施引水入户,减少管道“滴、漏、冒”浪费,保障群众用水,确保全镇留守老人105人、留守儿童78人生活用水有保障。抓好水收费管理。实行用水收费、供水有偿,保障农村水资源的“供”和“用”可持续。镇内已有230个村民小组收取水费,水费收取率达96.6%。目前,共实施抗旱供水工程项目6个,累计投入资金30余万元,群众投工投劳260余人次,解决5个村委会78户301人的饮水问题。

强化疏导修复,科学精准“护水”。畅通沟渠疏通河道助力春耕备耕。党员带头冲锋,群众积极参与,修复疏通沟渠,河道清淤清障,修复损坏管道,保障水流畅通。与县水务局协调河道放水7次,有效解决农业用水需求。做好水源地保护。加强集镇供水水库、各村饮水小坝塘及分散水源点的保护,对饮水进行抽样检测,不定时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清理水源地,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加大水事纠纷排查调处。重点关注用水困难地区和人群,提前预测、排查,提早介入、调处,畅通反馈渠道,合法、合理解决矛盾、解决用水需求。

强化氛围营造,凝聚共识“节水”。多渠道宣传引导。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节水宣传,发布《大庄镇节约用水倡议书》,镇村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民小组长利用进村入户、水费收缴、赶集日、党员活动等“面对面”引导群众树立节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党员干部自发蓄水、一水多用,向群众宣传抗旱知识和节水技巧,不断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营造全民节约用水、循环用水浓厚氛围。

下步工作中,大庄镇将积极主动靠前服务,打好抗旱保供水的“组合拳”,切实做到为群众解忧,为耕地“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