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爱尼山乡始终秉持“食品安全就是生命线”的工作理念,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不断完善食品监管体系,以上下、线面、内外、左右为抓手,全方位强化机制建设、宣传动员、排查整治、两个责任,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上下”同步,强化机制建设
建立统筹推动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乡党委会、干部职工会等常设议题,定期分析研究食品安全形势,汇报食品安全工作,及时传达和学习上级食品安全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充实乡食安办成员,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落实责任、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食品安全。建立健全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队伍,定期总结调度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加强指导。
“线面”结合,强化宣传动员
线上:通过“七彩云端”、户外电子布标、应急广播、微信朋友圈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传播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线下:通过利用街天在市场摆摊设点、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宣讲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讲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饮食、健康消费等;利用各村(社区)召开党员大会契机,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防控等相关知识培训7场次;村“两委”通过在村内的活动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设置宣传展板、粘贴宣传海报、到村到户到人网格化进村入户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今年以来,利用街天共开展4场次宣传,悬挂布标10余条,粘贴宣传海报350余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近800份,进村入户签订野生菌中毒防控个告知书2600余份,全面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内外”兼修,强化排查整治
配合乡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活动,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内部食堂、敬老院食堂、学校食堂等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当场对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方案、措施,事后进行“回头看”,使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落实。多措并举加强野生菌、毒性中药材中毒防控,突出重点场所,对小集镇和三个街边集市的野生菌、中药材销售点进行常态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有毒的野生菌及中药材流入市场、进入家庭、餐馆等地,从源头上预防野生菌、中药材中毒事件发生,严禁学校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集体用餐单位加工出售有毒食用野生菌及中药材,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持续开展散装白酒生产加工专项整治,要求各经营主体要规范经营,把好质量安全关,落实好散装白酒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排查及指出的问题要进行落实整改,对无证经营的“小酒坊”坚决取缔,严防不合格散装白酒流入市面、餐馆等场所。
“左右”联动,强化两个“责任”
全乡8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与乡、村两级干部建立层级对应包保关系,相互联动实现包保主体全覆盖。在所有包保主体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两个责任”公示牌,将企业名称、包保主体级别、包保干部、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包保干部按照包保责任清单要求,按时到包保企业开展督导检查,推进经营主体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常态化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