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身着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脱下军装扎根基层;他们将军旅荣光化作为民初心,用钢铁意志浇筑乡村发展;他们用“退伍不褪色”的坚守,为爱尼山乡发展注入硬核力量。

人大工作的“为民代言人”
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尹发军,始终以军人的严谨和担当履职尽责。他常说:“在部队要听党指挥,到了人大要为民发声”。他坚持“一线工作法”,进村入户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田间地头指导烤烟生产工作,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学习视察,用“铁脚板”架起了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公路养护的“铺路石”
负责公路管理的退役军人尹世元,把对“路”的执念从军营延续到了乡村。全乡通村公路,每一段的路况他都了如指掌。汛期道路边坡坍塌,他带头冲在抢修一线。“路通了,群众的心就顺了,日子才能更红火。”他用军人的执行力,守护着乡亲们的出行安全。

守护山水的“生态哨兵”
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的姚自荣和杨春,是乡域内“山水林田湖”的守护者。姚自荣扛起抗旱防汛保供水“硬”责任,千方百计守护民生需求,顶着电筒抢修通水管道、徒手清理淤泥杂物是常事。杨春则穿梭在山林间,宣传防火知识、排查病虫害,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到每一棵树苗、每一片山林。“守护家乡的生态,就像当年守护阵地一样重要。”两人异口同声的话语里,满是军人的执着。


经济发展的“攻坚先锋”
经济发展办的两名退役军人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朱瑞深耕岗位多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项目规划到项目落地,他以身作则,落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刚转业的王文平带着“归零”心态从头学起,白天跟着同事学习业务,晚上自学政策文件,用军人的韧劲快速融入角色。“部队教会我们‘敢啃硬骨头’,乡村振兴更需要这股劲!”两人的话语里满是拼劲。


执法一线的“铁面卫士”
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退役军人周世云,将部队里的纪律作风带到了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整治占道经营、查处违建,还是调解邻里纠纷,他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对复杂问题从不退缩。“穿上制服是责任,脱下军装也得有军人的硬朗!”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成了他执法为民的真实写照。

党政办里的“多面手”
党政办的退役军人李永福,无论是档案管理还是应急物资调配,总能高效到位。遇上暴雨、冰雹等突发险情,他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应急处置前线;就连食堂人手紧张时,他系上围裙就能露一手。“炊事班讲究‘保障无小事’,现在干这些活儿,道理都一样!”他笑着说,部队练就的“全能”本事,在基层岗位上派上了大用场。

从军营到基层,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军人的底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更践行着“在岗位上发光”的承诺。值此八一建军节,爱尼山乡党委、政府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也号召全乡干部群众以他们为榜样,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奋进,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