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生态双柏 >> 民族风情

演绎6500年前虎崇拜场景,云南双柏打出彝族虎文化旅游名片

日期:2017年03月08日   作者:   来源:悦云南    点击:[]

(老虎犁田—— 郎晓玲 摄)

今日下午,云南双柏县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少都纷纷涌向市区的查姆广场……1530分刚过,一场以“养生福地、生态双柏”为主题、为期两天的“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拉开序幕。一时间,数十名神秘古朴的毕摩列队登台诵经,盛行于数千年前的彝族祭虎大典、“三笙(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等文化剧目逐一在这里上演,为八方宾朋展示以古朴神秘“老虎笙傩舞” 为代表的“中国彝族虎文化”和云、贵、川彝族毕摩传奇的祭祀文化。

(中共双柏县委书记李长平致辞)

(楚雄州政协主席杨静宣布彝族虎文化节开幕)

双柏县彝族人民崇拜虎,自诩是虎的民族、虎的后代,双柏彝人以为世间的万物,都是虎死了以后化成,虎头化天头,虎尾化地尾,虎皮化地皮,虎血化奔腾的江河湖海,左眼化太阳,右眼化月亮,硬毛化森林,软毛化青草,肌肉化肥沃的土地,骨头化连绵起伏的山梁,虎神是万物之神,是彝人共同的祖先。自2007年以来,每年三月间,农历二月初八至初十左右,双柏县都在县城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表演者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模拟生产、生活的舞蹈,展示神秘古朴的“祭虎”仪式和“三笙”文化。

(毕摩率队欢迎八方宾客)

(查姆广场人山人海)

节庆期间,本地和省内外知名毕摩齐聚双柏共襄中国彝族毕摩祭虎大典,并结合双柏虎文化元素,对开发设计的创意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介,以此展示双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优美自然风光为目的,对首届“养生福地·生态双柏”诗歌摄影书法美术大赛举办颁奖晚会,全方位体现双柏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积淀;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彝族风情篝火晚会、农村文艺汇演、“群舞飞扬、舞比幸福”广场舞比赛、“养生福地·生态双柏”美食大赛、滇中陀螺邀请赛、第五届査姆诗会、“养生福地·生态双柏”书法摄影美术综合展、招商引资推介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会等系列活动,立体展示双柏彝族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风。

(虎魂——杨洪波 摄)

(小豹子笙——郎晓东 摄)

(叠罗汉——杨洪波 摄)

(小豹子笙——郎晓玲 摄)

据介绍,在双柏这块古老、神奇、美丽、多姿多彩的土地上,彝族先民认为虎是彝家人的祖先,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虎被彝族先民敬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彝家驱邪迎祥的虎祖保护神,至今还原始地保留着6500多年前的虎崇拜现象,完整地传承着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等众多的民族民间舞蹈,保留着众多价值不菲的彝族古彝文典籍。流传在双柏县大麦地、安龙堡两个乡镇的彝族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彝族创世史诗《查姆》,被称为彝族的“根谱”,彝族叙事长诗《赛玻嫫》、彝族民间说唱《阿左分家》被称为彝剧“始祖”,是中国彝族文化中的瑰宝。彝文医药书《齐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

(毕摩使出绝技,用嘴巴叼起烧过的犁头)

(舌头也敢舔红红犁头)

(毕摩诵经祈福)

(毕摩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

彝族传统舞蹈“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彝族图腾舞蹈。民族传统体育陀螺多次获得全国民运会冠军;县内民间传统节日“虎笙节”“花鼓文化节”“岩神抢婚节”“龙笙节”“火把节”“仙鹤节”“七月十五哀牢民族狂欢节”等节日民族风情浓郁、古朴神秘。节日中弹唱、对唱的阿乖佬、阿塞调、仁意调、阿苏嗻、冷气腔、四句长腔等民间小调内容丰富,独树一帜,经改编后代表楚雄和云南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各种比赛中获奖,民族文化已成为双柏对外宣传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云贵川三省知名毕摩各显神通)

双柏县将以此次虎文化节为契机,立足双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努力在培育节庆文化、节庆经济,弘扬传统文化上建设滇中文化新高地,向世人展示 “查姆故地”、“中国虎乡”、“养生福地、生态双柏”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一条:央视来啦!双柏“小豹子笙”、“大锣笙”抢镜

下一条:2017彝族虎文化节新闻通气会在双柏县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