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务专题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在双柏 | 哀牢深处振兴路

日期:2022年10月28日   作者:李张慧   来源:双柏发布    点击:[]

10月13日至15日,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情暖人间》栏目播出了《哀牢深处振兴路——双柏县乡村振兴影像志》,讲述双柏县党政同责、尽锐出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用热血和温情换来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历程。

近年来,双柏县党政同责、尽锐出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用热血和温情换来了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双柏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按照“一村一主导、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产业培植目标,在马龙河流域大力发展河谷热区农业,昔日的荒山沟成为了如今的聚宝盆。每年的三、四月份,在马龙、羊桥、马脚塘的万亩连片人参果基地里,挂满了巩固群众稳定脱贫成果的“金果子”。

在宽阔迷人的绿汁江畔,“四季瓜果飘香”是它的真实写照。近万亩西红柿坠挂满枝头,晶莹剔透、翠绿欲滴的“阳光玫瑰”在大棚热气的蒸腾下正散发出如同它名字一样的香甜气息,红色和绿色成为绿汁江最生动亮丽的颜色。

依托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禀赋,爱尼山乡结合优质的气候土壤条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协会)”模式,带动中药材种植农户2200多户,为爱尼山乡赢得了全国“一村一品”中药材示范村镇荣誉,“种重楼住高楼、种黄精收黄金、种续断穷根断”的乡间谚语在山间飘荡。

中药材种植加工业已然是双柏“一县一业”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万亩,培育中药材产业市场主体231户,注册商标12个,“云药之乡”的品牌在这里被越擦越亮。

法脿镇以“万头生猪、万亩烤烟、万亩茶园、万亩中药材”促农增收致富,一头连起了农户百姓的“钱袋子”,一头连起了乡村振兴的“宽路子”。大庄镇聚焦党建、产业双驱动,以“党建+合作社+农户”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芦笋、青豆米、突尼斯软籽石榴、黄金荚等一批“名稀特优”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引进农盛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聚集起生态底色鲜亮,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从“点染”到“铺展”,乡村振兴的产业之“绿”在虎乡大地由点成线、由线到面,57家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带动帮扶新型经营主体499个,69家企业、136个合作社与6498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建立了长效利益联结“双绑”机制,实现了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00%产业帮扶全覆盖,让曾经贫困的他们实现了人生的新跨越,走向了幸福的新生活。

为防止致贫返贫,双柏采取“政策帮扶+兜底保障+救助资金+防贫保险”四重保障措施,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组四级监测预警网络和帮扶体系,通过“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和动态清零,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第一时间得到救助,确保全县所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坚持稳岗就业促增收,先后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1班,培训脱贫劳动力1955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16万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866个,7437人脱贫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务工。

在上海嘉定区的帮扶和沪滇协作项目的投入下,双柏县高位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乡村管理智慧化、农业生产精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正在变成现实。数字赋能,诠释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农村水、电、路、讯、物流等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升;将文化“软实力”转化成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实现群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双向发力、同步提升。通过“一水两污”治理、残垣断壁拆除、绿化美化亮化、群众参与热情的激发,一个个美丽精致的农家小庭院串珠成线、连线成片,一大批美丽村庄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点亮村庄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

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点燃梦想。双柏县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县、森林康旅目的地、民族文化体验区、云药之乡新高地、绿色能源产业示范县”目标,持续打造“氧生福地·森态双柏”品牌,擦亮“中国虎文化之乡”“中国绿孔雀家园”两张靓丽名片,加快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乡村振兴在双柏 | 小魔芋焕发大“魔”力

下一条:乡村振兴在双柏 | 绿汁江畔万亩西红柿抢“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