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部门目录 >> 双柏县文旅局

旅游助力促脱贫 乡村风景别样美

索引号:11532322015171363F-/2021-08191311 公文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0年09月02日 发布机构:双柏县文旅局 文  号: 生效日期:2021年08月19日

“今年要多存一些钱,好好把我的房子装修一番,按照民宿标准配套好设施,尽快向游客开放、增加收入。”李方村村民张国清谈起今后的发展,显得信心满满。几年前,他还靠着一亩三分地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在李方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之后,他把自己的房子改造后,开起农家乐,当上小老板,幸福日子节节高。

走进如今的法脿镇李方村,一条条平坦的水泥村道,一座座颇具彝族特色整齐的新农宅,大锣笙祭祀广场、休闲栈道、观景台……,醉人的田园风光,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新农村。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李方村,过去曾经是一个贫瘠的小山村,这里交通不便,群众靠天吃饭,脱贫致富十分困难。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双柏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抓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致富,李方村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致富路子。
规划引领  蓝图绘就脱贫路

依山傍水的李方村资源优势突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近年来,双柏县突出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打好“生态和文化”两张牌,依托李方村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先后编制了《李方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李方村的特色旅游发展道路越走越宽。2018年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被评定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整合项目  多方筹资强保障

双柏县按照“规划引领、优势互补、统筹安排、成果共享、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努力形成累积效应,先后整合了传统村落财政奖补、彝族生态旅游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扶贫安居工程、生态旅游等16个项目资金共计1139.02万元。动员县级69家部门出资138万元。多方整合项目资金,累计投入资金2460多万元,为李方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实基础  扶贫旅游双推进

现在的李方村不仅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还建了祭祀广场、观景平台和凉亭,村里一天比一天美。村民小组长李家详说:“这几年村里大变样,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伙脱贫致富的干劲更足了!”

自2014年以来,双柏县实施了白竹山防火公路、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等项目,着力打造李方村“锣笙源”云南彝族生态旅游村。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李方村重点实施了进村和村间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景观树木移植、人畜饮水管网架设、人畜分离畜牧小区等项目;在大锣笙文化传承保护场所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大锣笙祭祀广场、传习广场、表演广场、村内活动宣传广场、传习广场墙浮雕、入村形象墙、锣笙源雕塑等项目;在核心景观团打造方面,重点实施了反腐木栈道建设、休憩景观平台、凉亭、古树树池、花池建设、片石踏步、特色宅门、休憩茶室等项目;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建设集群式烤房10群;在民居改造提升方面,新建特色民居17户、提升改造34户。通过项目实施,李方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一个美丽宜居乡村,吸引着前来观光的游客。

借势发力  旅游产品促增收

通过着力改善李方村基础设施,在保护传统村落中发展乡村旅游,白竹山景区和李方村自驾游游客不断增多。借助每年的法脿彝族虎笙节和李方村火把节等节庆活动的影响力,也带动了白竹山绿茶、民族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等旅游产品的销量,特别是白竹山茶远销省内外。茶叶产业的不断壮大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法脿镇李方村发展农家乐13家,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农事体验和乡土美食。于2016年建成静态展室一间,集中展示当地传统民族文化特点、彝族服饰、生活生产器物、建筑风格、文化创意产品等,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白竹山绿茶系列产品分别荣获云南省第二届优茶金奖、“云茶杯”金奖、中国昆明科技成果银奖,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认证,被国家农业部、消费者协会评为“全国优秀品牌”。截止2019年底,白竹山片区茶园面积达9000亩,投产面积7450亩,产量180吨,实现产值2700万元,实现税收200万元,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400多万元,带动农户发展茶叶产业增收300万元。以旅游促发展,2019年李方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典范。这是双柏县大力实施旅游扶贫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相关文章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