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园、张晓燕委员:
您 们在政协双柏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双柏县中彝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双柏县自2009年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云药之乡”以来,我们主动融入全州“滇中药谷”“滇中药谷彝族医药核心区”建设,抢抓机遇,高位推动,把中彝医药产业确定为全县四大重点产业之一,把中药材种植加工业确定为“一县一业”产业来推进,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3年底,双柏县中药材种植户达1.34万户,共有种植面积32.05万亩,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产值达52亿元。中药材种植品种涵盖茯苓、白扁豆、佛手、重楼、黄精等61个。茯苓、佛手、滇黄精、金银花、滇重楼5个道地药材品种被纳入了全国中药材道地区划普查范围。
为主动融入全州“滇中药谷”建设,着力打造“滇中药谷彝族医药核心区”。今年一月,中共双柏县委办公室印发了《中共双柏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充实中彝医药产业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的通知》,由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的中彝医药领导小组,下设中彝医药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卫生健康局,负责推进全县中彝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是持续完善中药材产业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双柏县“一县一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关于加快推动中彝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推进中彝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举措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二是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全县共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6万余亩,共建成中药材连片种植示范样板38个,其中:100亩—500亩27个,500亩—1000亩10个,1000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1个。三是持续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云南工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产2吨高纯度CBD(大麻二酚)生产线投入生产;云南森美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樟油精深加工生产线投入生产;云南泰华丰功药业有限公司4000吨药物提取生产线现已进入试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已准备进行试生产;双柏易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GMP标准建设7条食疗产品生产线试制出6个产品,正在进行产品送检、生产许可证申办等工作。四是持续提升中药材品牌培育。目前县内企业共申报注册中药材品牌商标26个,云南彝双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红花品种获得云南省定制药园认定,认证面积为3120亩。“双柏茯苓”“双柏重楼”“双柏金银花”“双柏白扁豆”正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建成经省级权威部门认定的良种繁育基地2个(百部、姜黄);爱尼山乡(中药材)被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五是持续加强中药材人才科技支撑。与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签订了《道地中药材战略合作协议》,白扁豆、滇龙胆和茯苓标准化种植基地分别在安龙堡乡、石咢嘉镇、爱尼山乡挂牌。“楚雄技师学院中药材产学研实践基地”在爱尼山乡道地药材种植园区挂牌。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业大麻种植示范基地在我县挂牌。深化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六是持续培强中药材市场主体。积极组建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进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经营主体累计达290户(个),其中,企业194户(加工企业16户)、合作社69个、协会27个。七是持续扩大中彝医药知名度。用好县内民间老中医资源,深入挖掘以《齐苏书》为代表的一批彝医药书籍成果,成立吴丽丽博士工作室、将杨光祥民间老中医吸纳到县医院以师带徒的方式开展诊疗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切实保护、传承和弘扬民间中彝医精华。充分发挥双柏中彝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功能作用,实现“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中彝医药健康文化大众传播,分别在省州媒体发表中彝医药等方面的信息10余篇,多部门、多方位、多渠道宣传双柏中彝医药产业,双柏县中彝医药知名度不断扩大。
下步,我们将以实施“产业发展突破年”行动为抓手,以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3万亩以上、彝医药产值达55亿元以上为目标任务,(其中:种植加工产值和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分别达23亿元以上,中彝医药适宜技术推运用及“康养”产业产值达9亿元以上),重点在抓好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抓好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及品牌创建,抓好中彝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抓好中彝医药全产业链招商,抓好中西医协同发展等方面寻求突破。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 们对双柏县中彝医药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双柏县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