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脿镇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党建+网格”的治理体系,在治理过程中找方法、挖亮点、创形式、树起点,着力构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育、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为内容的“五治融合”新格局,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和巩固“矛盾少、治安好、群众满意度高、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平安法脿。
政治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
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作为理论学习的首要内容。通过“周三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带领干部职工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联系实际学,利用街天集市、公示栏、入户走访等常态化引导群众学习政治理论和开展政策宣传,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切实做到把政治理论引领融入日常实践。

法治保障,增强基层治理“硬实力”
以镇综治中心为平台,以建设“人民满意窗口”为着力点,开展信访接待场所规范化建设,推动信访秩序由“无序”向“有序”、处理问题由“被动”向“主动”、群众思想认识由“抵触”向“信任”转变。围绕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和其他切身利益的问题、涉众型信访问题、婚姻家庭纠纷及其他各类纠纷,采取“带案下访、包案会办”等方式,推动领导干部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开办“法律大讲堂”,每个村(社区)设三个以上的“法律明白人”,提供法律咨询,加强法治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德治教育,厚植基层治理“软实力”
以道德教化促进德治善治,不断推进德治教育,提升辖区居民素质修养。全镇13个村(社区)结合各自实际,修订符合村情、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在日常学习中宣传党的优秀个人事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形成以学修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以评立德的良好态势,凝聚正能量,全面营造“以德为先”的良好氛围。坚持以规促德,强化规范约束,发挥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的积极作用。

自治强基,搭建基层治理“参与率”
以网格化管理为中心,实施“党建+”“党小组+”模式,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中,实现党建网、治理网“两网合一”。坚持重心下移,工作力量向基层布局,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户长会和“敲门”行动等方式,积极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把握一线社情民意。打造“1+13+N”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村小组“一周一排查一上报”、村(社区)“一周一排查一分析一上报”、镇“一月一排查一分析”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基层群防群治体系,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利用“老邻居”“老熟人”“老感情”的优势,将退休党员、村民小组长、志愿者等力量融入网格服务,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化解群众身边的小矛盾、小纠纷、小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智治支撑,强化基层治理“助推力”
将现代科技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治理”向“智理”转变。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用好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推进“白竹茶乡·数智法脿”建设项目,实现基层党建与治理服务的深度融合,提高信息收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以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系统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党建+网格+手机+治理”,实现基层治理事项高效联动处办和精细化管理。
法脿镇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优势,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摆在重要位置,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激发居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促进全镇社会和谐平稳、安定有序。
来 源:法脿镇 王应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