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美丽彝乡书写的优秀答卷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共双柏县安龙堡乡委员会

索引号:11532322015171363F-/2021-08191751 公文目录:目录已删除 发文日期:2021年03月16日 文章来源: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1年08月19日

在2月25日上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共双柏县安龙堡乡委员会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当表彰名单公布,地处双柏深山彝乡的安龙堡乡干部群众沸腾了!彝乡儿女激动万分、欢呼雀跃。

中共双柏县安龙堡乡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中共双柏县安龙堡乡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安龙堡乡是双柏县典型的彝族聚居深度贫困乡,全乡总人口9035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6户2813人,贫困面深且基础设施薄弱。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安龙堡乡聚焦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底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医疗、住房、交通等公共基础显著改善,产业建设快速发展,走出一条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使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今天的美丽彝山,也如期向全县、全州、全省、全国交出一份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

安龙堡乡集镇新貌

秀美的自然风光

夯实基础强保障

“土基房、泥巴路、年年岁岁种包谷”是过去安龙堡乡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夯实基础设施就是筑牢脱贫攻坚的根基,安龙堡乡紧紧抓住扶贫开发重大政策机遇,争取并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利于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

村组道路硬化

村级场所活动室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安龙堡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团结带领班子持之以恒强组织、坚持不懈铸铁军、攻坚克难打硬仗,全乡干部群众咬紧牙关、背水决战,连续发起脱贫攻坚翻身仗、总攻仗、收官仗,强力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严格执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责任制,与8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及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与全乡挂包帮扶干部签订了脱贫包保保证书,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形成“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持续压实乡村“两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对标对表开展了8轮调研走访工作,制定乡级作战图、村级施工图、到户脱贫路径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303.40万元,用于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随迁户建房补助等,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就学、就医、饮水、出行等问题。

安龙堡乡人声鼎沸的花鼓文化节

热闹非凡的集镇街市

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和项目,投入205万元新建了法念、说全、六纳、青香树4个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投入450万元新建1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现了10名以上党员或200人以上村民小组(自然村)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目前,全乡8个行政村均实现通村路面硬化,均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共有村级场所活动室40个,光纤通达率达100%,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卫生室开展健康扶贫义诊体检活动

培育产业促增收

安龙堡乡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依托现有产业,选准突破口,以热作产业、畜牧产业和现代观光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以热作果蔬为主的沿江一带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特色产业带,全面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途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后发优势,实施“一村一品、户有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加速“人脱贫、乡摘帽”步伐。

冬早蔬菜种植基地

采收成熟的小米椒

西红柿种植产业

“我上有老下有小,没办法去外面打工,只能种点烤烟、包谷,辛辛苦苦一整年也挣不了几个钱。这些年我们村子附近引进了养殖场,招工的时候我和媳妇都进了场,一个月能有4000多块钱的收入,还能学习养殖技术。在家门口打工既有收入又方便照顾家人,真是感谢党委政府,领着我们日子越过越好!”说起自家的变化,安龙堡乡六纳村的村民赵兴寿颇有感受。

集镇冷库周边群众就近务工

群众实现“家门口”转移就业

按照“产业兴旺、产业富民、产业兴农”的思路,安龙堡乡立足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等优势,通过挂包单位帮、龙头企业带、大户自主干,在稳步提升传统粮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扶持439户贫困户发展烤烟种植2305.5亩,产量30.9万公斤,为贫困户户均增收2.13万元;依托扶贫整乡推进项目,扶持7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种母猪和种母羊;筹措产业扶贫资金,组建产业扶贫互助社8个,引进5家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群众发展滇中黄牛、撒坝猪、黑山羊养殖,实施热带水果、冬早蔬菜和蔬果冷库建设等项目,建立利益连接机制为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保障;发挥电商平台优势,着力打造以红糖、小细黄姜等为代表的土特产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收益。

特色彝绣

滇中黄牛、黑山羊养殖

目前,安龙堡乡共投入资产收益扶贫资金745万元,利益链接机制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00余人,每年可实现826户贫困户户均分红1500元以上,让群众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蔬菜成熟喜获丰收

柏家河茶厂采集春茶

改善住房保安居

“安居”是“乐业”的保障,也是老百姓最大的心愿,为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安全稳固住房,安龙堡乡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最硬的战役来打。

新街村委会丁家易地扶贫搬迁点新貌

六纳村委会六纳村新貌

初春三月,暖阳下的双柏县安龙堡乡丁家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年味尚存,火红的对联、福字,将这个全新的村庄装扮得热闹非凡。这是村民丁忠华搬入新居过的第三个年,一家人吃过午饭后,丁忠华正要去家附近的养殖区给自家养的小猪喂食。“我从之前大山旧房搬进了丁家新村,要不是政策好,能住这样漂亮的房子我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在家旁边还建有养殖区,政府也有产业扶持政策,让我们不仅住得舒服,日子也有了奔头了。”老丁乐呵呵的说道,眼里溢满了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安龙堡乡乡村新貌

群众搬新居、住新房

脱贫攻坚以来,安龙堡乡始终坚持抓住一个实字,突出一个真字,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改善住房条件,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最硬的战役来打,精准识别易地扶贫对象,科学选址,签订搬迁协议,“住有所居”让贫困户更温暖。严守 “政策红线、质量红线、安全红线、资金红线”,同步统筹后续发展定位、产业扶持、就业和劳务输出等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劳动技能培训,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新街陶家新貌

群众文娱活动丰富

截至目前,安龙堡乡共新建住房613套,其中,易地搬迁360户1290人,新农村建设住房253套。2016年起实施的丁家村等5个集中安置点已100%入住;2017年通过3个中心村集中安置、1+6集中安置及分散安置,共安置贫困户170户603人、安置同步搬迁户25户78人,农村危房改造341户。

充满彝族民俗特色的丁家易地搬迁点

滇中黄牛养殖场

“柏油路、新洋房、人民生活大变样”。走进安龙堡的村村寨寨,平整的水泥路两旁是一座座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的“土掌房”,房屋四周的墙面上四弦、花鼓、马缨花……等民俗绘图风情浓郁,让人赏心悦目,生活在大山里的彝族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一天比一天“蒸蒸日上”。

安龙堡乡特色花鼓舞

冬早蔬菜荷兰豆种植

3月3日,在楚雄州召开的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座谈会上,接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牌和证书的安龙堡乡党委书记郎晓东激动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加快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着力打造“一村一主导、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产业发展格局,带领安龙堡乡党员群众朝着宜居宜业、富裕富足的新目标奋进!”

召开楚雄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座谈会

领取荣誉奖牌

今朝犹可忆,明日更可期。放眼望去,以安龙堡乡为代表的双柏县脱贫致富产业遍地开花,一个个扶贫产业结出丰硕果实,一片片田地变身“聚宝盆”,一张张笑脸洋溢幸福,一批批党员干部凝聚着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带着心系祖国繁荣富强的理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奔跑,继续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