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楚雄州双柏县2021年沪滇协作新增第二批项目实施方案

索引号:11532322015171363F-/2021-1227052 公文目录:目录已删除 成文日期:2021年09月15日 文章来源: 文  号: 发文日期:

双柏县2021年沪滇协作新增第二批项目实施方案

上海嘉定区对我县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东西部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开发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沪滇协作项目实施将有力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进程。按上海市、省、州的相关要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2021年市级资金的沪滇协作新增第二批项目安排在大麦地镇、安龙堡乡2个乡镇,切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编制了《双柏县2021年沪滇协作项目新增第二批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双柏地处滇中腹地,是红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彝族“三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高达84%的森林覆盖率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为双柏赢得了“滇中绿海明珠”和“中国彝族虎文化故乡”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4045平方公里,辖5镇3乡,85个村(居)委会、1543个村民小组、1845个自然村。县内无一平方公里的平坝,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9.7%。全县总人口16万,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哈尼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9%。2020年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7亿元,增长8.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5亿元,增长24.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11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29元、12095元,分别增长5%、8.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三张牌”、全州“1133”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着力打造“养生福地、生态双柏”品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考评为跨越发展“先进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先进县”,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生态文明县、双拥先进县、平安县、文明城市、森林县城,以及国家级卫生县城, 2018年、2019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19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殊荣。

二、基本贫情                                

双柏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61个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2014年底,全县共有2个贫困乡镇、40个贫困行政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13户24545人,贫困发生率为20.76%。2018年底,全县实现2个贫困乡镇脱贫出列,38个贫困行政村退出,6311户2273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为1.56%。2019年2月份通过省级贫困县摘帽评估检查,5月份成功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的目标。

三、存在问题

双柏县的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与需求矛盾仍然突出。双柏县虽已脱贫摘帽,但脱贫成效巩固工作仍任重道远。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州扶贫资金多向未脱贫的深度贫困县倾斜,巩固脱贫成果资金投入与需求矛盾仍然突出。

(二)农村发展条件仍需改善。虽然我县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一大批补短板项目,但全县山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县财政财力有限,农村发展条件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农村基础设施仍需持续投入和夯实。

(三)产业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虽然我县“四大”重点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全县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整体实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不强,贫困群众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发展产业促农增收仍需久久为功。

(四)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仍然需提升。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滞后,存在“安贫”“乐贫”和“等靠要”思想,不思变革门路、不谋致富办法、不求发奋图强,缺乏自力更生、敢闯敢试的精神,改变现状的愿望不强烈,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不足,“智志双扶”仍需持续用力。

四、脱贫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稳脱贫、强产业、促改革、惠民生、补短板、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双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二)具体目标

通过《双柏县2021年沪滇协作项目新增第二批实施方案》实施,稳定实现项目点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居住房;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水利等瓶颈制约有效缓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资源环境优势得到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片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居民收入和经济总量同步增长。

双柏县2021年沪滇协作新增第二批项目实施,项目涉及2个乡镇3个行政村,惠及农户785户2747人,其中:脱贫户470户1645人。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双柏县2021年沪滇协作项目新增第二批实施方案》共规划7个项目,为社会事业和乡村建设项目。

 (一)农村建设项目

1.大麦地镇光明村委会芭蕉箐村“6.10”双柏5.1级地震灾后恢复建设与美丽乡村有效衔接示范点建设项目:受“6.10”双柏5.1级地震影响,大麦地镇光明村委会芭蕉箐村住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依据双柏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双柏县大麦地镇芭蕉箐村“6.10”5.1级地震灾后恢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批复(双发改地区〔2021〕6号),计划将“大麦地镇光明村委会芭蕉箐村“6.10”双柏5.1级地震灾后恢复建设与美丽乡村有效衔接示范点建设项目”纳入“双柏县大麦地镇芭蕉箐村“6.10”5.1级地震灾后恢复建设项目”中统筹实施。

项目计划投入沪滇资金650.00万元,用于光明村委会芭蕉箐村挡土墙、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建设挡土墙6890立方米,挡土墙分三个标段进行建设,下底2米,上底0.8米,高4-7米,建设标准:75号浆砌石支砌、毛石混凝土现浇,870元每立方,预算600万元;2.活动广场400平方米,1250元每平方米,满足群众文体活动兼具应急避难功能,预算50万元。

(二)社会事业项目

1.大麦地镇野牛村委会卫生室“6.10”双柏5.1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受“6.10”双柏5.1级地震影响,大麦地镇野牛村级卫生室墙体、屋顶出现不同程度开裂破损,影响办公及群众就医安全,需要重建。

项目计划投入沪滇资金50.00万元,用于野牛村委会卫生室建设,其中:新建二层砖混结构卫生室一幢222平方米,单价2130元每平方米,主体工程预算47.29万元;卫生室挡墙、场地硬化等附属设施,预算2.71万元,合计50万元。

 

2.双柏县安龙堡乡新街小学“6.10”双柏“5.1”级地震恢复重建项目

按照拟建现址实测1:500等高线地形图,拆除重建场地约长40米宽39米。计划新建校舍共计865平方米,新建校舍3幢:1.新建教学楼综合楼545平方米,框架结构三层,其中一层用途为学生宿舍(含卫生间),二层三层为教室、多功能室、教师备课室等;2.新建学生食堂80平方米,框架结构一层;3.新建教师周转宿舍240平方米,二层六套。新建大门以及对学校附属工程进行修缮。规划最大学生规模50人,因校址属于抗震不利地段,按照8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施工。

 

 

六、投资规模

项目规划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上海沪滇协作项目资金2436万元,占总投资的100%。

  • 项目实施进度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8月至2021年9月,完成项目申报列项审批,成立机构,制定措施,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10月至2021年11月,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做好项目招投标、项目建设、日常监管等工作,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完成。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完成镇级初验、资金报账、资产移交使用工作,进行项目绩效考评和立卷归档等工作。

七、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使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生产条件、道路条件、产业配套设施将得到重新布局,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到灾前水平,确保到年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奠定基础。

(二)生态效益。一是通过对项目区挡墙、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科学统一规划、建设,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和实现产业发展无害化、生态化,全面改善项目村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三)协作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升灾区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沪滇协作带动作用,且有利于地方民族团结,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九、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涉及乡镇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主体,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分别成立各乡镇沪滇扶贫协作项目领导小组,抽调相关职能站所,负责该项目规划,协调等事宜。项目区村委会成立项目建设协调小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一是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乡镇人民政府与实施项目村委会及村民小组签订责任状,明确各级的责任;二是乡镇班子领导挂点联系项目点,定期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听取汇报,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乡镇财政所、扶贫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村村委会共同组织联系,加强项目跟踪检查和资金管理;四是实施乡镇党政一把手对沪滇帮扶项目实施负总责,明确一名分管领导驻点具体抓项目建设,对实施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成效承担直接责任。每个项目点组建2—3人的工作小组驻村,依靠当地村民的广泛参与,自始至终抓好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资金协调、质量监督和工程进度等工作,直至整个项目实施结束,不验收不离村。

(二)加强部门协作。统筹协调乡级各站所,推进项目的实施,乡镇财政所、乡镇扶贫办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项目区村委会、村民共同参与。通过多层面、多部门参与,特别是村民的参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一是项目完工后由乡镇组织初验,写出书面项目总结和请验报告上报县扶贫办。二是县扶贫要邀请审计部门及时审计,并邀请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

(三)加强责任落实。严格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一是对所下达的项目及投资计划在乡镇和扶贫信息网页上进行公告公示,县下达到乡镇的项目和资金计划在项目村村务公开栏上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维护项目和资金计划的严肃性,不擅自变更子项目和投资计划,扶贫标准、定额和预算,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扶贫效益;三是严格招(邀)标程序。工程项目需要承包的,根据中共双柏县委办公室、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双柏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按照基本建设工程程序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

(四)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严格按照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省沪滇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对口支援云南省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合组办[2018]20号)、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合组[2014]2号)、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柏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双柏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双政办发[2018]23号)的文件精神的相关规定执行。一是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台账和资金使用台账,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所有开支必须符合扶贫资金管理的规定和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手续齐全,开支合理,账务规范,实行乡级回补报账制管理;二是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杜绝大额现金支付,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安全运行。坚决杜绝贪污、挪用、挤占、套取、截留、虚报、骗取、冒领扶贫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资金拨到乡财政所后,要抓紧项目启动工作,及时拨付项目启动金,按工程进度及时付款。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资金拨款进度和报账进度,确保资金不滞留、不闲置,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求验收后1个月内完成报账工作。

(五)加强跟踪问效。严格项目后续管理,确保项目建设长期发挥效用。一是项目交接。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建设,工程竣工后,乡政府以书面的形式交由项目村管理使用。二是项目管护。项目交接后,村委会负责牵头组织项目受益村召开户长会,参与研究制定日常管护办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管理新路径。

 

 

 

双柏县沪滇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