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易勇能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双柏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双柏县基层消防力量健康有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就您的提案事项答复如下:
基层消防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末端治理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为打通基层火灾防控、应急救援的“最后一公里”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四个更加上:一是组织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的双柏县加强基层消防救援力量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探索符合实际的运行机制,规范“建、管、养、用”等配套制度,统筹指导全县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工作。在城市消防救援站保护范围外的石咢嘉镇、法脿镇、等7个乡镇全面建成“一队一站一委”(即乡镇专职消防队、乡镇消防工作站和乡镇消防安全委员会),依托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治理应急救援队挂牌成立、合并建设。二是队伍建设更加充实。县消防救援大队配备专职队员35人,8个乡镇配备不少于10名在职在编人员、10名合同制专职消防员,队长由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治理应急救援队的事业人员担任,共计80人;消防工作站配备不少于2名人员,站长由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治理应急救援队的事业人员担任;城区组建双柏县政府专职消防队,配备60人,共计投入140人。三是运行保障更加提升。乡镇“一队一站一委”80名合同制专职消防员和县城区域60名新招收的合同制消防员业务建设由县财政予以保障,按照每人每年5万元的标准保障待遇,县消防救援大队合同制35名消防员按照每人每年4.3万元的标准保障待遇。新招收的合同制消防员保险参照《双柏县基层应急救援和综合治理常备力量建设实施方案》执行。乡镇“一队一站一委”的基础设施、消防装备和业务建设由县财政予以保障,共投入74万元为除妥甸镇的其余7个乡镇配备了器材装备,安装了门牌标识。四是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基层消防力量在应急处突、隐患治理、消防安全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推动基层消防治理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和“平安双柏”建设提供可靠的消防保障。
虽然基层消防力量的建设有了良好开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员流动大。受工资待遇、24小时执勤备战、管理教育严格、季节性务工等因素影响,人员流动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车辆配备及保养难。普遍存在消防车辆服役时间较长及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现象。三是执勤管理有差距。不同程度存在部分队员兼职且年龄偏大现象,加之日常疏于消防技能训练和灭火演练,整体业务水平不高,较难完成高温、浓烟、高强度条件下的灭火救援任务;开展消防器材装备熟悉、维护保养和训练演练较少,存在新配发器材无法正常使用现象。
为全面加强全县基层消防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城乡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夯实基层末端火灾防控工作,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各乡镇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机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形成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统一领导的工作格局,形成自上而下的乡镇消防工作网络,使乡镇消防工作有人组织、有人负责、有人落实。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强化县级财政对基层消防安全工作的经费保障,将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人员经费、日常运行公用经费、项目支出经费等基层消防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和省、州各级部门多方投入,优化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基层火灾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突出人才引进和培训,提升基层消防力量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建立健全选拔、培育、考核、激励、管理工作机制,结合县消防救援大队的特长优势,由县消防救援大队牵头负责训练,各乡镇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分批次选派干部骨干到大队进行跟班轮训,参与大队日常执勤训练,进一步增强综合应急队队员的业务能力。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感谢您对双柏县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您一如既往关心、关注和支持应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