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232200500010000
双柏县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8日在双柏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双柏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双柏县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的财税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指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州委十届六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税费政策落实,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67万元,较上年36,048万元增收4,119万元,增长11.4 %,为预算数37,800万元的106.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870万元,较上年17,497万元减收1,627万元,下降9.3%,为预算数23,000万元的69 %;非税收入完成24,297万元,较上年18,551万元增收5,746万元,增长31%,为预算数14,800万元的164.2%,非税占比为60.5%(见附表一)。
2.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168万元,因省州要求压缩支出总量,仅完成预算数175,780万元的99.1%,较上年170,711万元增支3,457万元,增长2%。(见附表二)。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67万元,返还性收入2,62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3,48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4,494万元,上年结余(结转下年支出)3,82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4,195万元,调入资金1,000万元,收入总计239,78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168万元,上解支出6,57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4,59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7万元,调出资金8,975万元,年终结余(结转下年支出)5,304万元,支出总计239,787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年实现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494万元,其中: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418万元,为预算数20,000万元的7.1%,较上年9,574万元减收8,156万元,下降85.2%;年内因审计整改退库8,017万元。
2.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4,691万元,为预算数13,067万元的35.9%,较上年同期35,343万元减支30,652万元,主要是专项债券项目支出减少24,900万元。
3.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494万元,上年结余(结转)1,691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47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8,97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5,642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4,691万元,年终结余(结转)95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5,642万元,收支平衡(见附表三)。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全年实现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本级收入1,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
2.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0万元,其中:调出资金用于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1,000万元。
3.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下年支出)5万元。(见附表四)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年实现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946万元,较上年16,690万元增收1,256万元,增长7.5%。其中:社会保险基金保险费收入12,99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521万元,利息收入71万元,转移收入94万元,委托投资收益265万元,其他收入4万元。
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6,007万元,较上年14,447万元增支1,560万元,增长10.8%。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5,952万元,转移支出55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结余1,939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4,726万元(见附表五)。结余资金包括按政策属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以及按规定够下年度一定月份的支付数额基金。
(五)其他事项说明
1.以上收支数据均为快报数,待省州财政批复我县2023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2.预备费使用情况。年初预算预备费为1,760万元,年终将平衡财政预算。
3.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情况。由于目前省财政尚未下达2023年债务限额,待省级下达债务限额后我们将另行报告。
二、2023年主要工作情况
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县党委决策部署,以“稳收支、保三保、防风险、守底线”为抓手,坚决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严守“三保”和债务风险底线,加强民生和重点支出保障,有效发挥财政对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作用。
(一)紧盯目标任务,财政工作积极有效。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工作部署,咬定县人民代表大会目标,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狠抓财政工作落实。一是财政收入目标圆满实现。面对世界经济下行等严峻形势和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减收因素影响,严格执行经济运行主题分析制度,加强税源分析,细化征管措施,着力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税收一对一督缴,超额完成了年初预算收入目标任务。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67万元,超年初预算2,367万元。二是向上争资稳中有增。紧盯政策动态,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县共争取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50,597万元,较上年增加9,344万元,增长6.6%;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43,795万元,增长447.4%;争取特别国债资金1,922万元,有力支撑地方发展。三是“三保”兜底责任全面落实。统筹有限财力,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支出保障顺序,合理调度资金用于“三保”保障86,006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61,306万元、保个人民生支出2,028万元、保运转支出22,672万元,“三保”预算保障率达100%,有效兜牢“三保”底线。四是财政保障更加积极有效。坚持有保有压,严格执行“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债务付息、保重点支出”的保障顺序,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和非刚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00万元,统筹压缩资金用于“三保”和教育、社会保障、科技、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民生保障支出,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五是直达资金动态监控有力有效。强化直达资金管理,加快支付进度,全年支出直达资金40,839万元,切实发挥资金快速直达、纾困解难的关键作用。
(二)优化资金统筹,政策落实加力提效。牢固树立“以政领财”理念,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优化资源配置,财政保障加力提效,重大政策有效落实。一是持续强化疫病疫情防控保障。统筹保障一线医务人员补助、新冠救治和疫苗接种费用421万元、动物疫病控制资金116万元,坚决履行守边固防责任。二是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投入生态环保资金7,581万元,扎实抓好环境污染整治,解决了部分农村“一水两污”、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三是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创建绿美乡镇、绿美村庄、绿美校园、绿美社区,投入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资金9,454万元、涉农整合资金2,457万元、沪滇协作资金3,285万元,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四是持续着力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制定双柏县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方案,压实各偿债主体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全年化解债务本金1.87亿元,偿还债务利息7,600万元;争取再融资债券4.38亿元,有效完成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化解7.24亿元;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控机制,实时监控政府债务,禁止违规举债、变相举债,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五是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完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十大长效工作机制,开展P2P网贷机构风险整治,督促借款企业归还资金348万元。六是粮食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切实贯彻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457万元,改造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安排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42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963万元,惠及种粮农民40,623户;积极支持推动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强化耕地地力保护提升。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安排种植业保险补贴340万元、粮食储备企业资金93万元,确保粮食安全稳定。
(三)坚持人民福祉,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统筹有限财力,重点保障各类民生支出13.3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4%。一是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政策全面落实。统筹安排教育支出26,136万元,严格落实学前教育发展、营养改善计划、困难学生补助、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贫困家庭子女资助政策全覆盖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二是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有力。统筹整合中央预算内资金1.75亿元,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保障性安居房建设、社会服务设施兜底、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切实改善居民用水、住房、教育等生活条件;安排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补助4,40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县级补助294万元,兜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三是切实筑牢社会保障底线。统筹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847万元,切实兜牢养老、贫困救济、农村危房和就业保障底线。四是有效改善城镇居民住房。统筹安排住房保障支出5,605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8个1.94万平方,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94套0.67万平方,完成公共租赁住房配租保障181户450人,切实落实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五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统筹安排文化旅游事业支出2,492万元,开展公共文体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等文化惠民工程,举办虎文化节、绿孔雀文化季,实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业发展。六是惠农政策补贴有效兑现。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7,944万元,切实保障森林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奖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落地,积极支持稳粮增收,解决好“三农”工作重点问题。七是“惠企利民”政策落实落细。全面贯彻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减免税收18,145万元,组织增值税留抵退税3,851万元;持续实施企业社保费缓缴政策,减轻企业社保负担;安排助企纾困资金610万元,实实在在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加强融资协调服务,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7笔3,340万元,协调争取1.05亿元财政贴息贷款,实际完成1.38亿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购置;积极为1,004户个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承担贴息资金675万元。
(四)稳推财政改革,财政绩效不断显现。财政部门持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应对财政运行风险,着力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强化“四本”预算统筹。持续加大“四本”预算统筹衔接力度,新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00万元,国有企业对地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国库管理改革不断完善。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面推进财政收支、资产和政府债务一体化系统管理,全县差旅费报销“公务之家”使用率达100%,财政支出效能不断提升。三是财政预决算公开全覆盖,质量不断提高。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预决算管理制度,财政预决算公开率达100%,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四是预算绩效管理持续推进。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同步申报、审核、批复、下达机制基本建立,绩效管理范围覆盖全部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中央直达资金绩效目标填报率、自评率均达100%。全县116 个单位完成部门整体支出自评及考核,对分领域4个重点项目0.74亿元财政资金完成绩效评价,评价信息公开和结果应用逐一开展。五是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不断规范。统筹推进政府采购管理改革,严格政府采购审批流程和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管理,政府采购招标电子开标率、意向公开率均达100%,政府采购合同支付履约率达100%;有效实现“832”采购平台预算单位使用全覆盖,政府采购监管效率不断提高。积极推进行政事业性资产配置标准化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不断提升。
(五)强化财会监督,财政管理不断规范。一是财政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专项督查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有效建立,组织开展财政资金安全、预决算公开、“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果、财政存量资金督查和预算单位财务专项检查8场次,监督纠正问题81个,实现财政监管制度化、日常化、实效化。二是内部控制制度初步建立。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制度业务培训3场次300多人,督促预算单位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控考核率达100%。三是“财政资金清源行动”全面开展。以“清廉双柏”十大专项行动为契机,全面开展财政资金清源行动和严格财经秩序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不断筑牢财政资金“安全堤坝”,切实将财政资金监管链条延伸至“最后一米”。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看,全县财政工作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收入增长难、三保守底难、债务化解难、专款保障难、队伍稳定难”仍然是当前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三保保障风险、政府债务风险、财政运行风险”三大风险挑战日趋严峻。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和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围绕“ 3815 ”战略发展目标,厚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做强做大“财政蛋糕”,硬化预算约束,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双柏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建议2024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比上年快报数增长3%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比上年快报数增长2%安排。
(一)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1,380万元,较上年40,167万元增收1,213万元,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21,380万元,较上年增收5,510万元,增长34.7%;非税收入20,000万元,较上年减收4,297万元,下降17.7%。非税收入占比48.3%(见附表六)。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总支出193,841万元,较上年239,787万元减支49,278万元,下降20.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77,700万元,较上年174,168万元增支3,532万元,增长2%。2024年预算编审始终严格按照“三保”优先的顺序,按照国标、省标范围和标准足额安排“三保”预算,全年“三保”全口径预算安排87,889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63,227万元、保运转支出2,177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22,485万元。剔除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安排的基本民生支出14,362万元,县本级财力安排的“三保”支出为73,527万元,“三保”支出预算做到应保尽保,不留缺口。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按资金支出类别划分:本级预算支出安排99,03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3,010万元,个人民生支出8,123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3,766万元,民生及重点项目支出4,134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76,887万元;预备费1,780万元(见附表七)。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380万元,返还性收入6,02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3,037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20,81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779万元,调入资金3,5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下年支出)5,304万元,收入总计193,841万元。本级支出预算安排177,700万元,上解支出11,932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209万元年终结余(结转下年支出)0万元,支出总计193,841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0,35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算10,000万元。
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8,101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1,200万元,调出资金3,500万元。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350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51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2,801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8,101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1,200万元,调出资金3,500万元,支出总计12,801万元,收支平衡。(见附表八)。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10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本级收入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上年结余5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10万元。收支相抵平衡。(见附表九)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4,373万元,较上年增收6,427万元,增长35.8%。其中:社会保险基金保险费收入13,043万元,财政补贴收入5,461万元,利息收入275万元,委托投资收益323万元,转移收入363万元,其他收入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904万元。
2.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6,405万元,较上年增收10,398万元,增长65%。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8,073万元,转移支出6万元,其他支出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323万元。
3.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当年收支结余-2,03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额22,694万元(见附表十)。
四、2024年财政工作重点及工作措施
2024年,县人民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政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县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创造性抓好工作落实,实现财政收支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收入组织增财力。一是强化财源培植。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稳定粮食生产,力促烟叶生产提质增效、财政增收;持续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壮大,全力以赴调结构、补短板、强基础,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支撑体系。二是强化收入征管。持续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规范收入征管体系,严堵收入征管“跑、冒、滴、漏”;加强统筹谋划,细化税源分析,紧盯重点投资项目、重点企业和行业重点税源,着力做好新能源光伏项目耕地占用税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流转“两篇”文章,及时追缴,应收尽收,极力做大地方财政收入“蛋糕”。三是强化向上争取。树牢“抓争取也是抓收入”的理念,紧盯政策导向,加强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特别国债、再融资债券、地方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以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超前谋划,积极争取高质量发展奖补、税收增收奖补、均衡性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等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努力增加地方财力保障。四是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持续落实企业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大国有资本经营这本预算,提升地方财政保障能力。
(二)着力“三保”保障兜底线。一是严格预算编制,筑牢“三保”工作防线。始终将“三保”放在预算安排的首要位置,坚持“三保”预算编制和库款保障第一顺序原则,确保“三保”预算应编尽编,不留缺口。二是以“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为主线,建立范围清晰、标准明确、动态调整的“三保”清单制度,严格落实“三保”责任。持续加大存量资产资源资金盘活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财力强化“三保”兜底保障。三是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保“三保”。严格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压缩支出优先用于“三保”保障。四是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增强人民福祉。全力保障教育、社保、医疗、就业等领域政策落实,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个人民生补助及时足额兑现。五是强化“三保”运行监控,加快执行进度。建立事中“三保”动态监控、事后应急处置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动态跟踪监控“三保”保障执行情况,精准高效落实“三保”资金,按月完成“三保”考核目标,确实兜牢“三保”底线。
(三)着力优化支出保重点。一是切实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严格按照“保个人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保债务付息、保重点”的顺序来安排预算支出,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二是把落实好直达机制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加大直达资金保障力度,强化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确保资金规范使用。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打好财税政策“组合拳”,科学统筹财力,助力“绿色工业强县、生态旅游强县、特色文化强县、生态农业强县、基础建设强县”建设,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四是助力“三农”工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持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四)着力债务化解防风险。一是强化风险意识,把兜牢县级“三保”底线和政府债务风险底线作为财政工作的硬任务,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二是坚持目标导向,扎紧制度篱笆,严格落实“三个强制”工作要求,做好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三是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格控制限额内政府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四是进一步压实债务防控“四个责任”,坚持守土有责,拧紧责任螺丝,分解压实债务偿还责任,提前谋划,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及时足额还本付息;采取预算安排、争取再融资债券、融资平台自筹、协调金融机构置换、展期等多种方式落实债务化解计划,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五是完善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评定制度,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规范隐性债务数据变动程序和报备手续。
(五)着力财政改革促规范。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严格预算约束。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积极推进财政资金和单位资金统筹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严控预算追加事项。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切实提高财政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财政直达资金和特别国债动态监管,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二是积极支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大教育、卫生健康事业支持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报告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是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六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加强预算收支、预决算公开、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内控制度建设监督,强化违反财经秩序重点问题专项整治,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六)着力绩效管理增效益。一是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的绩效理念,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着力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纯净管理体系建设。二是着力做“细”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规范预算绩效目标设置。做“实”事前评估,严格项目绩效目标入库审核,提高绩效目标完整性、相关性、合理性及科学性。三是着力做“严”绩效运行监控,及时通报短板漏洞并及时纠偏调整。四是着力做“真”绩效评价,扎实开展好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现绩效管理提质扩面。五是着力做“优”结果运用,将绩效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相挂钩,有效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七)着力队伍建设夯基础。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财”服务于“政”意识,进一步完善预算单位财会人员选拔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保持从业人员稳定性。二是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精神、专业作风、专业能力,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财会人员队伍,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各位代表,2024年全县财政收支形势更加严峻,做好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严格按照本次大会决议和要求,创新财政工作思路,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破解难题,努力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双柏县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附表
目 录
表一、双柏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20-
表二、双柏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24-
表三、双柏县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41-
表四、双柏县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44-
表五、双柏县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46-
表六、双柏县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情况表..........-47-
表七、双柏县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情况表..........-49-
表八、双柏县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情况表..............-63-
表九、双柏县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情况表..........-65-
表十、双柏县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情况表..........-66-
监督索引号532322005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