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双柏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稳增长及惠企纾困政策,前三季度消费市场呈现平稳运行良好态势。1-9月,双柏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4亿元,同比增长7.9%,比1-6月提高0.1个百分点。
一、消费市场运行的特点
(一)多措并举强内需,居民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今年以来,为提振居民线下消费的信心和意愿,推动消费市场回暖,省商务厅发放彩云消费券3次,拉动居民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稳定增长。1-9月,双柏县限额以上单位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4%,拉动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5个百分点。对消费市场拉动作用显著。
(二)减税降费出实效,汽车类商品拉动明显。2022年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购置税减半”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直接降低了居民购车成本,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汽车消费。1-9月双柏县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9.8%,拉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1.2个百分点,对消费品市场拉动作用明显。
(三)从批零住餐四个行业来看,零售业占比大,支撑强。前三季度,全县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75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68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22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9亿元,四大行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2%、76.7%、1.2%和17.9%,零售业实现的零售额占比高达76.7%,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个百分点,是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政策效果低于预期,政策针对性有待加强。一是消费券发放宣传力度不足,线上发放较难兼顾特殊人群。据调查,部分消费者表示未领取过消费券,主要原因不知道什么渠道领取,什么时候发放,往往等知道的时候活动已经结束了。部分老年人反映,消费券发放主要以线上为主,虽然能够理解政府线上发放消费券可以以较低的发放成本达到较好的发放效果,但对于老年人而言操作较为困难,手速明显不及年轻人。二是选择范围不广,优惠力度不够。部分消费者表示政府消费券使用设置仍有不足,如使用有效期较短、覆盖店面较少和优惠力度不够是消费者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商贸单位经营成本提高,后续发展动力略显不足。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居民外出购物、聚餐减少,物流不畅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客流量减少下经营成本上升,商贸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影响。部分企业由于用工成本、运输成本、采购费用、营销费用等不断提高增加了经营难度,制约着消费增长。
(三)限额以下单位增长缓慢。从1-9月数据分析,我县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增速为27.8%,而限额以下增速仅为2.1%,相差25.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增长缓慢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缓慢。
三、建议
(一)加大促销宣传力度,切实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加消费券发放宣传渠道,细化宣传内容,使广大居民“看得到”“抢得着”。优化消费券方案设计,一是拿出一定比例的金额向低收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发放定向消费券,使线上消费券发放兼具公平性,发挥出消费券的社会保障效能;二是对于部分品类或行业,适当延长消费券的使用期限,以此提高消费券资金的核销率;三是合理设置消费券使用门槛及核销规则,可以惠及更多的小微商户,比如,适当降低消费券使用门槛、采用跨店累积使用等方式,促使更多居民在小微商户中使用。
(二)加快数字化步伐,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实体零售业要努力在危机中寻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消费行业要积极主动识变求变适变。以“宅经济”“夜经济”“休闲经济”为契机,寻找行业突破口。餐饮行业要利用数字技术推出预制菜、半成品、为食品注入互联网元素,主动迎合消费者需求和口味。百货行业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开展数字化社群服务,利用消费券、打折促销、发红包等方式引导消费在商城小程序中下单。
(三)提高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基础。只有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增加消费支出,最终刺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全县上下应努力实现收入增加计划,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并逐步缩小不同收入人群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形成收入稳步增长的心理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二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解除居民后顾之忧,减轻居民未来支出压力,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