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柏县法脿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以茶为媒,将万亩茶园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茶旅+民宿”“茶旅+康养”等新业态,打造出“茶农变股东、茶园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茶旅融合示范样板,有效促进茶山增绿、茶园增效、茶农增收。
在茶园扩面提质方面,紧扣“人均一亩茶”示范镇目标,巩固现有茶叶产业基础,对现有茶园进行改造。同时,高标准建设新茶园,并完善茶叶加工配套设施,把茶叶产业建设成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镇投产茶园面积达9400亩,茶叶年产值稳定在4000万元以上,全年生产初制毛茶200吨,平均每亩吸纳务工21人次,创造务工总收入460万元。此外,对全镇辖区内茶厂、茶园的厂房设备、公共资源等资产开展全方位摸排,先后摸排整合白竹山片区大小茶企18家、茶园8243亩、厂房185个、设备297套,为实现白竹山茶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奠定了基础。
在旅游要素配套方面,大力实施白竹山旅游度假区李方村旅游基础设施、白竹山生态茶园研学产业基地、茶园片区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实施梅花鹿养殖基地、新能源充电桩安装等项目,为旅居产业发展夯实配套基础。依托三尖白竹山茶叶有限公司,盘活闲置管护点,打造绿茶庄园毕摩文化体验馆,设立毕摩三笙文化展示厅、民族乐器体验厅、彝医药研学厅、茶艺茶道厅、彝绣展示角、药膳体验店“四厅一角一店”,收藏传统制茶器具、陶瓷茶具、农耕用具等文物,实现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
在新兴业态培育方面,聚焦推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抢抓机遇,挖掘现有资源优势,培育锣笙湖半山酒店、白竹云涧山居民宿、茶山里树屋酒店等一批精品民宿和农家乐,推出自然教育、茶研学等茶旅融合产品,将传统茶园升级为新型茶产业链,催生“茶+研学”“茶+养寿”等新业态,开发民宿管家、导游、餐饮人员等岗位,带动40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年支付劳务费超600万元。打造白竹山茶园观光步道、采茶体验区和茶文化博物馆,推出“小小茶农、非遗+古法采茶制茶体验”等活动品牌。
在茶旅线路推荐方面,依托省级风景名胜区白竹山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李方村的地理优势,积极对接州内旅行社,将新房子村旅居点纳入旅游线路规划,推出“李方村—白竹山—茶山里树屋酒店—白竹云涧山居—新房子村”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体验登白竹山、游新房子村、品彝家美食、住当地民宿的乐趣,打造旅居产业链,形成旅居产业闭环。结合民族节庆活动“虎笙节”“火把节”,举办农特山货展销、品茶采风等系列活动,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万元。(通讯员 包 瑜 孙净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