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把牢生态功能区定位 守好生态安全屏障

日期:2023年07月19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年底,由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通报显示,双柏县在参与考核的8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中获“轻微变好”等次,为128个“变好”县域之一,同时也是自2017年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以来,第二次取得该佳绩。

良好的工作成效得益于双柏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及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双柏县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推深做实,把绿色潜力和生态优势保护好、发展好。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屏障。坚持规划引领,先后编制《楚雄州双柏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报告(2011-2030)》、《双柏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双柏县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方案》等,为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工作提供遵循;扎实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以绿汁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为重点,投入3613.78万元实施了沙甸河中村河段、沙甸河坡脚底至南孔段河道治理以及红栗河山洪沟综合治理工程,对沙甸河、红栗河等绿汁江源头支流河段进行综合治理,为提升河道生态修复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截至2021年底,双柏县水土保持项目累计总投资达2655.16万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29.2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0%以上;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244万亩、义务植树60.4万株、退化林修复3600亩。

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护绿色生态家园。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极小种群保护为补充的就地保护体系。2016年以来,双柏县通过在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排查清理,清理整治保护区及周边项目15个,包括整治建成运营水电站1座、停建水电站1座、关闭退出矿区(矿权)6个、搬出养殖点2个、拆除违法违规建筑物和构筑物955.77平方米,永久封闭矿井14个,恢复治理面积138.6亩,系列举措使得恐龙河保护区面积由2003年的10391公顷扩大到2020年的17534公顷;同时,该保护区连续4年实施绿孔雀极小种群保护项目,实施滇南苏铁极小种群保护项目,让滇南苏铁成功回归自然,为双柏县森林生态系统及物种多样性保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宜居美好家园。深入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面推进县城容貌提升工程。新建公园2个,创建园林单位(小区)49个、增加公共绿地8820亩;主干道隔离栏摆放鲜花3.5万余盆,补植乔木1428余棵,绿化地面4.1万平方米,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6%,绿地率达42.35%。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力度,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3.52亿元,先后实施了“绿汁江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农村人居环境‘一水两污’PPP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建设项目”“农村‘厕所革命’项目”等一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整治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实现8个乡镇驻地镇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100%全覆盖,农村垃圾基本实现“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绿色发展实效。双柏县以打造绿色工业强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农业强县为重点,推进以绿色发展为主色、绿色产业为主体、绿色企业为主力的“绿色经济”。闯出了“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的双柏绿色发展模式,生态建设产业已成为群众重要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农业与农民的“共富”“双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未来,双柏县将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统筹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上一条:清河行动共参与 爱河行动再升温 ——双柏县水务局在查姆湖开展“党建+湖泊革命”清河护河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双柏县统计局以“两个革命”推动统计服务能力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