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双柏县稻渔综合种养:生态赋能产业,一田双收富民

日期:2025年07月11日   作者:李卓燃   来源:    点击:[]

2025年7月8日,经过不懈的努力,双柏县内八个乡镇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鱼苗发放工作全面完成,累计受益农户438户,示范养殖面积1000.3亩,带动全县2.8万亩稻渔养殖。目前,已投放鱼苗15004.5公斤(约20万尾),标志着双柏县2025年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精准覆盖,全域联动增效。在前期落实养殖面积的基础上,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双柏县畜牧兽医与渔业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随车进行鱼苗品质检查及现场培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同时,仔细检查稻田的田埂加固、防逃逸设施,为农户讲解注意事项,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大庄镇的农田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足,非常适合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大庄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晶晶介绍,“稻田养鱼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又能增加水产品收入。我们通过组织村民召开动员会,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科学技术指导降低农户投入成本,以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村民们都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项目中来。至今,大庄镇共有142户参与,其中干海资103户、代么古39户,覆盖养殖面积152.8亩,投放鱼苗2292公斤;爱尼山乡创新拓展养殖面积200.5亩,主要分布于马龙河流域的旧哨、海资底等村委会(社区)。此外,妥甸镇62户参与,深耕养殖面积150亩;安龙堡乡34户参与,养殖面积97亩;法脿镇古木村74户参与,养殖面积100亩;大麦地镇50户参与,实施养殖100亩;独田乡11户、石咢嘉镇57户,分别推进100亩示范养殖。

经济效益凸显,产业升级提速。在稻渔共生模式下,鱼类通过捕食害虫使农药使用量减少30%,不仅降低了农业污染,还显著提升了水稻品质。参考同类项目数据,预计每亩可额外增收鱼产收益1000元,稻谷增值2000元,全县总产值将突破280万元,较当前增长33%。大庄镇的试点情况显示,稻渔轮作模式可吸引农旅观光,衍生出餐饮、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每到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田与欢快的鱼儿相映成趣,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游客们可以亲自下田捕鱼、收割水稻,品尝“谷花鱼”美食,“生态+经济”双轨并进,预计单季户均增收近4000元,经济效益凸显,一田双收富民潜力巨大。

科技支撑,长效发展筑基。项目配套开展田埂加固、防逃网设施建设,并组织技术培训,发放《稻渔共生技术指南》500册,开展实地指导达10余场次。通过苗种优选、水质监控、绿色投喂等标准化手段,确保鱼苗成活率达95%以上。

下一步,双柏县畜牧兽医与渔业服务中心将联合科研机构,进一步优化轮作品种搭配,探索“稻+虾”“稻+蟹”等多元模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研究不同品种的水稻和鱼虾蟹的生长习性,找出最适合的搭配组合,提高养殖效益,力争在3年内使综合种养试验示范覆盖全县稻田面积的15%。

上一条:双柏县召开2025年农资经营从业人员培训会议

下一条:双柏县圆满完成2025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选岗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