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人情往来的压力小多了。”日前,谈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双柏县𥔲嘉镇密架村村民都为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点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切入点就是乡村的移风易俗。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但变味的人情风一度成为村民沉重的负担。近年来,密架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宣传等措施,“理”出了新时代乡村治理新风尚。

“新房好建、新风难育。”提起当年大操大办的风气,密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文辉颇有感慨,生活好起来了,大家都想把自家的红白事办得风风光光。但是,风光的背后是铺张浪费、人情消费,不仅劳民而且伤财。“如今有了红白理事会,规定了办事流程、礼金、桌数,不仅主家省事了,宾客也没有太大压力,现在,村民普遍都接受了,家中有要办红白事的都会主动告知红白理事会,并按要求一切从简。”

新规矩一立,好现象丛生。2022年,密架村共引导喜事新办5起、白事简办25起,调解邻里矛盾纠纷17起,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减少。

密架村的变化只是𥔲嘉镇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𥔲嘉镇14个村(社区)均成立了由村(社区)干部、村民组长和志愿者组成的红白理事会,探索出了红白理事会“平时重宣传、事前打招呼、事中强监管、事后看履诺”的四步工作法,通过文艺宣传、政策宣传、法律宣传、倡议宣传等形式,引导基层党员、乡贤、先进模范们带头践行移风易俗,抵制天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红白理事会制度优势正逐渐转化为乡村基层治理服务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取得了实效。

如今,𥔲嘉镇的红白喜事“瘦了身”,大操大办的现象越来越少,争当“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的氛围越来越浓。人居环境整治、“星级文明户”评比、美丽乡村建设等一项项改革接二连三落实,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文明乡风得到了延续和深化。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继续聚焦移风易俗等重点领域,建立由镇级各相关站所、村(社区)搭建的信息互通平台,常态化组织人员通过敲门行动、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𥔲嘉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必光说。
图:𥔲嘉镇
文/编辑:赖梦瑶
审核:王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