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镇把“服务好、管理好、救助好、照顾好、回访好”特殊重点人群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底板性工作,通过“四个精准”做实特殊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确保重点人员不肇事、不出事、不惹事。


精准排查,实现底数清楚。以村(社区)为单元,整合综治、派出所、司法、民政、残联、卫生、村(社区)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等队伍力量,分片区、分类别、分层级对特殊重点人群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精准施策,实现真帮实扶。村(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民政、残联、卫健、医保、社保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民政救济、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等方面,强化对农村留守、生活困难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救助帮扶,切实保障重点特殊人群的生活水平。对社区矫正对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生活失意、心态失衡、酗酒滋事、矛盾双方当事人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入户走访,主动了解思想动态、掌握家庭生活状况,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其重拾信心、重塑人生、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精准管控,实现平安稳定。对排查出的特殊重点人群进行等级划分、风险评估、分类管控,采取“镇干部+民警+村(社区)干部+家庭监护人+网格员”的模式,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全部实行分层分级包保,建立完善“一人一档”台账,做到知轨迹、知去向、知近况,实现每一名特殊重点人员都有人管。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和稳控措施。针对涉及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区域,采取挂牌督办、专项整治等手段实施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遏制各类突出问题的滋生蔓延,严防风险隐患升级外溢。


精准普法,实现矛盾化解。结合日常走访、网格巡查、入户上门等方式,对特殊重点人群及其监护人开展常态化跟踪回访,通过“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方式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和“点单式”“滴灌式”精准普法,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努力引导其“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通过做实特殊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化解涉重点人员矛盾纠纷8件,成功消除风险隐患问题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