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镇河口河流域平坦广阔的土地上,一排排翠绿的西葫芦正在茁壮成长,齐膝高的瓜蔓之间,鲜艳的黄花与细长条的西葫芦交错生长,到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伴着春日的暖阳,三四十名工人穿梭于田垄间,有条不紊地采摘着西葫芦。正在熟练采摘的罗大姐笑着说:“我们家就在这基地附近,平时空闲的时候就过来摘西葫芦,一天有120元的工钱,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贴补家用,还可以照看家里的老人,自家田地的农活也不耽误,真是好处多多。”

据西葫芦种植基地负责人姚家彬介绍,西葫芦的种植周期短,50到60天,从当年11月底种下西葫芦,到次年1月底进入收获期,可以采收2个月左右。由于是反季种植,又正好赶上春节,每公斤西葫芦可以卖到4块多的好价钱。目前,基地共种植西葫芦150亩,亩产预计4吨多,产值可达200万元。姚家彬表示,今年西葫芦种植收成好、效益高,来年也要好好管理,整合周边地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在基地带动下,周边也有20多户农户陆续开始种植西葫芦,采摘后按照市场价售卖给基地。西葫芦种植结束后轮种水稻,种植户们的“钱袋子”和“米袋子”同时鼓起来了。

大麦地镇丰富的光热资源为种植反季蔬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优势条件。河口河流域片区经过实施坡耕地治理和耕地占补平衡项目,2000多亩产量低、收益少的山坡地、河滩地经过改造,从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招引了小米辣、西红柿、西葫芦等种植企业入驻。
来源:“学习强国”楚雄州学习平台
编辑:尹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