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记者走进云南省双柏县大庄镇数字花卉产业园内,看到工人们将刚从地里采摘的鲜花进行修剪、切割、包装……经过多道工序,这些沾着春日泥土的花枝变成了可以上市交易的鲜切花。

“这些鲜切花2小时内就出现在昆明斗南国际花卉市场进行交易。在占比全国近七成的鲜切花交易中,大庄鲜花交易单价持续领先。价格排名长期处于单一花卉品种第一。大庄生产的艾莎单支拍卖可达到7—9元极高价格,而苏菲宝贝更是拍出单支12.5—15元的价格,遥遥领先于目前交易市场高端玫瑰花单支2—4元的单价。洛神、艾莎、苏菲宝贝、霓虹泡泡等40多个大庄目前种植的玫瑰品种,只要出现在鲜花交易中心,几乎包揽单价第一。”
大庄鲜花为何能有如此高价?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花卉种质、精细化的管理,让大庄鲜花品质远超其他地区。数字花卉产业园负责人付登科说“大庄鲜花不怕远处运输,越是高价值的鲜花,保鲜时间越长。”

“我们车间淘汰的花枝,工友们捡起来随便插着,只是泡在普通的自来水中也可以保持30天左右。”在基地务工的工作人员王女士说道。
据了解,首先通常情况下进行交易的优质鲜切花经过专业养护,可以保持长达60多天的新鲜状态,而单价最高的艾莎、辉煌、黄色沙滩等,甚至可以保持80天左右的新鲜与美丽。
其次,鲜花的品质也是价格差异的因素之一,朵大饱满,芬芳馥郁,大庄种植的玫瑰单个花头平均直径达到14cm,而多花头玫瑰更是单个花头平均直径可达5—7cm,一个花枝包含25个以上的花头,在高端玫瑰中也是顶尖的竞争优势。
还有数字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先进设备、土壤活化与绿色施肥、有机防虫……在数字花卉产业园的智能数字大棚,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凭借质量优势和技术优势,1000余亩花卉种植大棚,A/B级高品质玫瑰占比高达80%—90%。

双柏植盛农业公司的负责人张俊辉介绍:“目前我们的鲜切花从鲜花种植、采摘、加工都是全程数字化、全程控温进行,以确保鲜花的外观品相和保存时长。”他指着生产线上的鲜切花说:“我们选用优良品种,采用现代化技术,确保鲜花的高效生产和品质保障。未来,我们还将积极拓展销售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和出口外贸,推动大庄鲜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目前,从数字大棚的土地上到交易完成,大庄鲜花争分夺秒,24小时内甚至可以直达南亚、东南亚、中亚以及全国各地。“稻花之乡 仙鹤大庄”,鲜花经济,美丽绽放。
如今,数字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庄鲜花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不仅提升了鲜花附加值,为大庄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数据显示,大庄数字花卉产业园年产超7000万支玫瑰,企业年产值7000万元左右。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企业每年吸纳本地务工人员100余人,常年用工400多人,用工人员月工资平均3200元,为村民提供近4万元的人均收入,同时,产业园还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员工宿舍和食堂,产业园让周边村民就近就业有了好去处。
“作为滇中地区重要的‘花园’,花卉产业既为企业增效又为村民增收,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未来大庄将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抢抓发展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数字花卉示范产业,积极拓展更多联农带农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大庄力量。”大庄镇党委书记苏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