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柏县法脿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白竹山茶资源禀赋,探索绿美乡村建设与茶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着力壮大资源经济,推动茶产业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绿美乡村注入新动能。
以“绿”兴业,培育绿美产业品牌新优势。紧扣“人均1亩茶示范镇”发展目标,积极动员广大农户发展茶叶种植,引进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茶叶公司向村民小组、农户流转林地,盘活闲置土地连片规模建设优质茶园。目前,白竹山现有茶园面积达9400亩,引进茶叶企业18家,建有大小茶叶初制所18个,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9个,全镇取得国家地理标识著名商标1个、“两品一标”认证16个,云南省“绿色云品”产品品牌6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53个。
以“绿”强村,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法脿镇积极探索“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引导村集体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茶叶企业或合作社,参与茶产业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构建“532”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即小茶企/农户投入土地、茶园、厂房及设备,村集体负责联结农户生产端和企业销售端,负责种植管理、茶叶采摘,合资公司负责种苗繁育、发展资金筹措、提供技术指导和包装销售的优势互补合作新模式,将茶叶销售收入按照农户50%、村集体30%、合资公司20%的比例进行分配,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以“绿”富民,提升群众发展新动力。按照“产业兴、村民富”的发展思路,培育了一批以白竹山、白竹虎芽、老熊窝生态茶厂、彝叶等为代表的茶企“排头兵”,因地制宜挖掘绿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引导无法外出务工群众就近就业,通过进行茶园管理、茶园租赁、就近务工、自主经营等形式,让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让茶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自2021年来,全镇茶叶年产值稳定在4000万元以上,带动茶叶种植户1900多户,吸引周边群众500多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以“绿”促游,打造茶旅融合品牌新名片。将农业产业与观光体验相结合,培育锣笙湖半山酒店、雨龙寨、绿茶庄园、白竹云涧山居、茶山里树屋酒店等一批精品民宿和农家乐,积极推行自然教育、茶研学、茶体验、茶旅游等茶旅融合产品,将传统茶园转化为集品鉴研学、生态观光、康体养生为一体的新型茶产业链,开发民宿管家、导游等岗位,带动40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年支付劳务费超600万元。同时,加强与楚雄康辉、紫溪旅行社等协会合作,打造“小小茶农、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采茶制茶体验”活动品牌,年接待研学游客超10万人次,持续提升乡村旅游支撑力。(通讯员 包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