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大庄镇遭遇多轮强降雨,降雨量较历年显著偏多,较往年偏多41.1%,防汛形势严峻。同时,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流过而留不下”现象依然存在,旱情隐患突出。面对“旱汛并存”情况,大庄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防汛不忘蓄水,兴利与除害并重”理念,统筹抓好防汛与蓄水,除险修沟,精准调度,为群众今冬明春的生产生活用水筑起坚实屏障。

建机制明责任,管好汛期“安全水”。一是建机制。制定《大庄镇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大庄镇2025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水务、自然资源的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行业站所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防汛工作任务和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今年召开防汛工作会议30余次。二是用网格。落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小组长包户制度,设立733个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员一线“探头”作用,镇村组户“四级联动”开展防汛工作。三是严值班。严格执行2025年汛期值班表,确保24小时有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遇突发情况随时有人响应。根据气象,及时收发预警信息和汇报工作情况。四是重预防。明确13个村委会238个村民小组应急转移避险线路和避险点,落实“四个一”防汛要求。成立镇村应急队员140名,准备好应急灯、话筒、电筒等物资。紧盯“不放松的区域”“不放松的人群”两个清单,形成479个事项。围绕9个地质灾害点、8个山洪灾害点、15个沿河低洼村组、切坡建房等进行隐患排查,累计对267个隐患进行整改。将汛期安全纳入安全生产闭环管理,对25个问题进行整改。根据雨情,经会商研判后提前组织镇干部下沉村组19次。

抓工程强维护,蓄好抗旱“发展水”。一是抓排查整改。强化库塘蓄水,加强32座水库和254个小坝塘排查整改和管护,全面落实“一库一策”防汛预案和汛期调度计划,推行小坝塘“四个一”安全管理。加强坝塘安全管理同时进行清淤和沟渠疏通。2025年,清淤61个小坝塘,组织群众疏通沟渠100余次。明确水库管理责任人,水库水位出现超汛限迹象就提前放水,排查整改3个水库的渗漏堵塞问题。二是抓修复工程。有蓄水问题的库塘及时建设工程性措施。2025年,完成4座水库清淤和除险加固,对1座水库饮水安全问题进行整改,实施“库库联通”2座水库,疏通水库引洪沟30余次,有效促进蓄水。2座水库列入明年除险加固项目,争取资金帮助村组开挖加固坝塘2个。三是抓饮水工程。2025年,对接县级部门帮助2个饮水困难村组通过分散工程解决饮水问题。初步统计,目前大庄镇农村饮水保障工程覆盖约157个村组,正在实施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期)覆盖15个村组,全部投入使用后村组集中供水覆盖率约达60.78%。四是抓灌溉工程。农业是农村的命脉,我镇是农业乡镇,对重点农业用水区域实施灌溉工程,已投入使用的白水河水库灌区覆盖2个村委会11个村组,平掌河水库联通灌溉2个村委会6个村组,目前,正在对林下经济灌溉工程做可研报告。近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3个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新建灌溉排水沟渠5条8851.27米;土地改造项目涉及8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截至目前,我镇水库蓄水707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8.53%,水库蓄水更加充盈,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得到大幅提升。

强统筹重长效,用好惠民“资源水”。一是深化宣传引导。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防汛抗旱、节约用水、水源保护等宣传,覆盖13个村委会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100余份,通过应急广播、微信群等推送预警信息及科普知识100余条,群众防灾避险意识、节水护水自觉性显著提升。二是健全管护机制。明确专人管护水库,设立村级水库管理员32名,做好水库日常管护,清除水面漂浮物、水库清理巡查、溢洪道清淤等,更换水库警示牌8张,修整进库道路3条,加固建设水库围栏2座。巩固提升村民协商自治管水、“以水养水”保障农村饮水供给可持续,村组水费收取率达96.64%。明确水利设施管护人,确保水利设施长效使用。三是推进生态治理。督促辖区内12个在建工程项目落实水土保持,光伏企业在光伏区进行植被恢复,部分适宜区域动员农户光伏板下种植紫丹参120亩。沙甸河、小干河重点河段完成生态护坡建设,为进一步建设水美乡村,计划进行沙甸河幸福河湖建设和绿汁江河道治理,沙甸河幸福河湖建设处于设计阶段,绿汁江河道治理目前处于勘测阶段。严格落实“河长制”,设立镇级河长8名、村级河长22名、村民小组巡查员43名,按期巡河,严肃涉河执法,开展清河志愿活动8场次。截至9月底,累计巡河1634次。

防汛保安澜,蓄水润良田,活水惠民生。大庄镇将持续谱写人水和谐篇章,筑牢安全防线、丰盈发展命脉、滋养生态底色,让奔涌的活水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奏响更耀眼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