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虎年,小编带您感受一个不一样的虎乡春节。今天,让我们走进双柏,体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有人说双柏的底子是质朴的,又有人说双柏的气质是文化的。
双柏,被誉为滇中最后一片秘境和彝族文化净土。巍峨的哀牢山,奔腾的绿汁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神奇壮阔的大美双柏。在这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汉族、彝族、哈尼族、白族苗族、回族等18个民族在此世居,守望相助。

双柏县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建置史。秦时为古滇国地汉代属益州郡,明由楚雄府辖治。

双柏有着“龙潭旁的城镇”以及“金山财水之地”的美好蕴意。在彝族罗罗颇和纳苏颇语系中,“双柏”同“辅撸”意思是“龙潭旁的城镇”,另彝语中,“双”是“金”的意思柏(白)是“银山”的意思合起为即有金又有银的风水宝地。这里是遨游云海的蛟龙蛰居之地,更是青山育翠、碧水藏金的沃土。

双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灿若星河的民族民间文化。这里被誉为“查姆故地”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多民族和睦共生,雄浑的哀牢山,代代薪火相传的笙歌构成了双柏独特的魅力。村村笙歌,寨寨起舞,一年四季节日相连的独特民俗,丰富多彩、悠久深厚的民族文化,使双柏这片笙歌动地的土地更加魅力无穷!

千百年来,智慧、勤劳的彝族先民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彝族虎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叙事长诗《赛玻嫫》,彝剧“始祖”《阿左分家》,彝文医药书《齐苏书》灿若星辰。“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双柏彝族虎文化节、虎笙节、花鼓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异彩纷呈。在这片民族文化交融的土地上,传承千年的习俗是对生命的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