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大庄镇67个党组织、23家挂包部门、670名县镇村干部、270名公益性岗位坚守防疫一线,在防疫宣传上下足绣花功夫,采取过硬具体措施,举全镇之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大庄镇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1+3”宣传模式:每个村1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宣传队伍,1个“小广场·大喇叭”、1个“疫情防控”掌上微网络、1支携带“小蜜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实现235个网格区域全覆盖。

基于农村地域广,人口分布呈分散式的特点,大庄镇着眼将宣传向细处着力、向深处延伸,依托覆盖85个村民小组7218人的“小广场·大喇叭”,及时将县级统一录制的音频进行集中播放、滚动播出,充分利用早、中、晚各个时间段,增加播出密度,日均播放6-8个小时,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小蜜蜂”发挥“大作用”。大庄镇人民政府统一采购100个小蜜蜂,并在U盘中拷贝宣传音频,由各宣传队伍走村入户进行循环播放。“各位父老乡亲,管住你们的腿,莫出门,莫出门……”小蜜蜂、移动音箱载着老村长喊话等宣传音频的声音传入大庄镇的千家万户,助力打通疫情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科学防控疫情的意识和能力。



13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除进村入户发放防控宣传单,制作布标、对联式宣传标语外,进一步创新传播方式,打造宣传车,组成摩托车队载着移动音箱播放宣传音频,目前在235个村民小组完成了至少1次的音频播放,确保宣传无死角。


群众齐参与,同心抗疫情。大庄镇紧紧依靠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疫情防控”掌上微网络:群众自发建立微信群建立到户,覆盖235个村民小组8539人,群内每天发送疫情防控小知识、了解重点人员的动态情况、群众心理,累计转发22860人次。

挂包干部每天给挂包联系户发宣传短信,加强群众防控意识。创新宣传方式,制作发放1500份《防控知识口袋书》,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制作短视频,将工作区域、个人、居家防控知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与就医流程进行集中宣传。让疫情防控从家喻户晓到广泛参与,截至目前,共取消宴席58场,建立公共场所“云南抗疫情”二维码501处,干群同心,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

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一次次宣传活动的开展,让疫情防控“声”入人心,让群防群控下沉到“最后一公里”。大庄镇各族干部群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建立起上下联通、快速响应、全面高效、覆盖无死角的传输渠道,为全民参与、联防联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