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
近年来,(石咢)嘉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全域覆盖、全面发动、全力保障、全民参与”,注重把握全局、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攻坚突破,实现了由重“面子”轻“里子”向既要“面子”更要“里子”的转变,为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场硬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好战果。


全域覆盖,构建卫生清洁“防护网”
“刘大妈,场地上的这些木柴请您收收好,我们每家每户门前屋后都保持干净整洁,自己看着心情也舒畅!”巡视一遍辖区村庄,这是义隆村委会网格员王志涛每天的工作日常。
(石咢)嘉镇按照“编密网格,压实责任,精准整治、长效保持”工作原则,以集镇为中心辐射203个自然村划分313个网格,借助网格化管理的精细优势,明确镇级、村级、村小组网格长、网格员和网格化包抓责任,结合保洁员“全域覆盖、包干到户”的特点,构建起“全覆盖、无盲区”的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各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物熟的优势,以网格为单位,开展路域环境和村容村貌常态化巡查,对村中主要道路、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区域进行重点管护,确保环境卫生问题早发现、早整改、见实效,形成“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


全面发动,吹响环境整治“集结号”
(石咢)嘉镇全方位谋划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坚决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战。结合农村时节特点,继续开展村庄集中整治活动,建立问题清单,举一反三,久久为功,推动村容村貌持续靓丽。二是坚决打好“厕所革命”提升战。加强改厕工作的后续管理、运行和维护,探索具有“(石咢)嘉特色”的长效管护机制,让“小厕所”更加持久地改善“大民生”。三是坚决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久战。结合各村(社区)实际,不搞“一刀切”,实行“一镇一方案、一村一思路、一组一蓝图、一户一措施”治理污水。四是坚决打好以集镇为中心的环卫一体化长效管护主动战。坚持“一镇两治三步走”策略,探索将基础设施管护、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统一纳入集镇环卫一体化长效管护体系,推动村庄由“一时美”向“持续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


全力保障,打好环境整治“长久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治”,更在“管”。(石咢)嘉镇成立镇级督导检查组,不定时对环境卫生整治责任区进行巡查督导,对环境卫生薄弱区进行重点督导,实时曝光,限期整改,常态化跟踪监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人居环境达到标准。并建立工作台账,针对难处理的陈年垃圾、建筑垃圾点、乱堆乱倒点位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分类分片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村级领办、镇级督办,集中攻坚整治,保障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常态化、长效化纵深推进。目前,督导检查组深入各村(社区)督促、检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30余次。


全民参与,谱写净美家园“协奏曲”
近日,密架村一户农家小院里,早早开起了院坝会。这天的会议内容是:党群双向互评,评出本季度的优秀党员和优秀群众。在密架村,这样的评比活动并不新鲜,每季度的评比,在该村已连续开展多年。
(石咢)嘉镇坚持发挥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的主体作用,采取悬挂条幅、播放广播、开展活动等多种方式,结合“敲门行动”进行广泛宣传,鼓励群众参加义务劳动。通过广泛开展卫生评比、“十星级文明户”和“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强化环境卫生评比结果运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党建红”与“环境绿”深度融合,形成“党员带领群众干、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营造干部群众一条心、齐心协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同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实施“红黑榜”“门前五包”等管理方式,充分发扬志愿服务优良传统,在村庄清洁、绿化美化和公共设施管护等方面,村民参与率大幅提升,有效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增强了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别看村子不大,拾掇完之后,环境变美了,和城里比起来也不差。”提起环境整治,村民李荣华竖起了大拇指。
今天的(石咢)嘉天蓝、水绿、山青、路净,美丽的村庄如明珠般洒落在青山脚下、溪河之畔,全镇处处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通过全域环境整治促进乡村振兴,(石咢)嘉镇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