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上下保持战略定力,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消费动力,各项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品市场呈现快速恢复态势。
一、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回升,消费市场加快复苏。一季度,全县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72.8万元,同比增长28.7%,两年平均增长13.2%,比全国(4.2%)高9个百分点,比全省(3.3%)高9.9个百分点,比全州(5.5%)高7.7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加快复苏。
(二)从消费区域看,城乡消费齐头并进。一季度,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27104.4万元,同比增长28.8%,两年平均增长13.8%;乡村实现零售额16168.4万元,同比增长28.5%,两年平均增长12.1%,城乡市场齐头并进,实现协同发展。
(三)从商品形态看,餐饮收入恢复较快。一季度,餐饮收入实现零售额8203.3万元,同比增长38.2%,两年平均增长15.2%;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35069.5万元,同比增长26.7%,两年平均增长12.7%。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11.5个百分点,恢复较快。
二、主要指标增速与全国、省州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国、省、州受上年同期数跌落的影响较大。去年一季度,全国、省、州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较大,主要指标同比增速都出现大幅度回落,全国去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全省下降14.3%,全州下降13.3%,而双柏由于防控、排查措施得力,受疫情影响没有其他地方严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下降了0.5%。上年同期基数的大幅度下降,显著抬高了今年全国、省、州一季度的同比增速,而双柏由于上年同期数跌落的幅度相对小,所以一季度主要指标增速低于全国、省、州。通过计算两年平均增速剔除低基数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速算下来,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13.2%,比全国(4.2%)高9个百分点,比全省(3.3%)高9.9个百分点,比全州(5.5%)高7.7个百分点。
(二)限上企业个体偏小,总量不大,占比不优。全县43家限上法人企业,14家限上个体,一季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0370.3万元,仅占全县社零总额的24%,限上企业个体偏小,总量不大,占比不优。
(三)零售业受华联超市退库带基数影响,增速排名靠后。2020年4月,华联超市由于注销原因退库,其同期数要带一年,而该企业销售额较大,一季度累计为391万元,对零售业销售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影响也较大。到4月份,该企业已满退库一年的期限,这一情况将得到缓解。
(四)食品价格高位运行,居民消费信心仍然不足,市场发展缺乏后劲。受世界经济、就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预期收入不容乐观,住房、医疗、教育及养老使居民的预期支出压力增大,加之近期天气干旱,部分食品、蔬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储蓄倾向增强。购买力的分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预期消费,造成市场发展的后劲不足,直接制约消费品市场的较快发展。
三、几点建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县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开启新的发展阶段,要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统筹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促进消费工作,努力推动城乡居民家庭增收促销,精准服务消费市场主体,有序推进消费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深挖企业发展潜力,培育扶持企业达规入限。相关部门要牵头做好规下企业的调查走访和数据摸底工作,深入挖掘限上商贸企业和限上个体户的发展潜力,重点扶持年度内新成立的有特色、就业收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引导发展成为限上企业。要进一步扩大限上企业(个体户)总数,巩固存量,扩大增量,加快发展。
(二)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下降。居民担忧情绪依旧,影响未来持久收入预期,对升级类商品消费将更加保守,从而抑制消费。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就业压力增加。因此,要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通过稳就业、稳收入重塑消费信心,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针对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特定人群多措并举扩大就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
(三)继续推进各项促消费政策,激发消费需求释放。一是继续推进税费、租金减免或延缓缴纳等各项政策落实。重点加大对住宿、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的服务消费产业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对各级政府出台的促销费政策落地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全面落地落实。进一步利用好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杠杆作用,持续激发消费内生动力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