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9年大春农业生产工作的意见

索引号:11532322015171363F-/2021-08203747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成文日期:2019年03月12日 文章来源: 文  号:双政发〔2019〕7号 发文日期:2022年04月22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做好产业扶贫各项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2019年大春农业生产意见,请各乡镇、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紧紧围绕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产业“三张牌”的部署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定粮食生产为重点,着力抓特色、调结构、优品质、强科技、拓市场,保障粮食等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目标任务

(一)大春粮食生产目标。全县大春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7.4万亩,目标总产量 7.86万吨,其中:水稻5.2万亩(优质稻3.5万亩),目标产量2.77万吨;玉米10.2万亩,目标产量4.69万吨;杂粮2万亩,目标产量0.4万吨。

(二)经济作物生产目标。全县大春经济作物计划播种面积5.59万亩,目标产值33758万元,其中:蔬菜2.29万亩,目标产值8361万元;魔芋2.2万亩,目标产值17600万元;花卉0.12 万亩,目标产值447万元;其他作物0.98万亩,目标产值7350万元。

(三)晚秋农业生产目标。全县计划晚秋粮经作物播种面积8.7万亩,目标产值14027万元。其中:计划播种晚秋粮食作物2.3万亩,目标产量0.36万吨;计划播种晚秋经济作物6.4万亩,目标产量6.83万吨,目标产值12890万元。

三、工作重点

(一)持续稳定粮食生产。积极争取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生产面积落实。大力推广科技增粮措施,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做好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粮食品质,逐步实现优质粮食产业化开发和品牌运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围绕全县粮食生产稳定供给目标,年内实施完成全县14.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

(二)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在稳定粮烟生产面积、推进粮烟提质增效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规模化种植、商品化经营,以质量取胜,突出绿色化生产、品牌化发展,持续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组织农户扩大商品蔬菜、魔芋、中药材、花卉等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有效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脱贫。

(三)强化科技推广应用。一是进一步加大大春生产科技培训指导力度,扎实抓好连片示范样板面积落实、科技人员责任落实、技术跟进服务落实,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样板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增粮增收科技措施实施规模、水平和示范带动效应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大力实施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工程,稳步推进节水灌溉技术、新型农机具耕作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全县计划实施间套作25万亩、地膜覆盖7万亩,实施水稻集中育秧0.3万亩、玉米集中育苗0.2万亩、水稻机插秧0.1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20万亩。三是积极推进粮改饲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扩大青储玉米、紫花苜蓿等饲草作物种植规模,全年计划实施粮改饲1万亩,逐步实现种养业协调发展。四是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着重加强对稻飞虱、水稻螟虫、稻瘟病、玉米螟虫、粘虫、大小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及时发布监测预警预报,积极引导群众科学防治,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力争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继续加强灯光诱杀和性信息素、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提高我县绿色防控水平。

(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以租赁、转包、入股等方式,积极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逐步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和规范化生产,有效提高我县农业生产效益。农民群众在获得地租和分红的同时,通过就地就近打工获取薪酬收入,化解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的种田劳动者素质下降、种植效益递减和耕地撂荒等问题。

(五)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拓展市场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要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严格杜绝劣种、劣药、劣肥流入农业生产环节;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品牌创建认证工作,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溯制度,做好产销全程检测监管,确保质量安全;要深入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让生产者在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中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六)超前谋划晚秋生产。各乡镇要充分发挥气候、温、光等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烤烟地、玉米地、果园、桑园,根据不同海拔区域特点、前作茬口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作物种类和品种,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确保晚秋作物生产品种适销对路。在品种选择上,粮食作物以秋玉米、秋豆、秋马铃薯为重点,经济作物以萝卜、瓜菜、菜用豆等其他作物为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大春生产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意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标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按照“关键季节抓粮食,一年四季抓特色”的思路,切实增强抓好大春生产的主动性。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解决好大春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大春生产任务落到实处。

(二)增加农业投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各项扶农惠农政策措施,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下达支农项目资金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惠农补贴资金,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不误农时。积极争取高产创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等扶持项目,拓宽投入渠道,力争对农业投入的涨幅高于财政增长的幅度。统筹用好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投入到技术培训、新技术示范、病虫害防治和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等生产环节。持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的资金、技物扶持力度,帮助其壮大发展。

(三)强化生产服务。各乡镇、县级职能部门要结合辖区实际,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大春生产计划面积、科技措施的实施完成。要抓好营销服务,规模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广泛开拓营销市场,落实订单生产、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抓好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积极创建品牌,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农业农村、供销部门要抓好大春农业生产所需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的调运、储备和供应,满足春耕备耕生产需求。农业农村、发改、市监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农资市场安全整治,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放心农资市场供应。农业农村部门要派出春耕生产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配合各乡镇指导农户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各乡镇要切实抓好农机服务,大力推行农机化作业,统一组织好机耕、机播(插)、机防、机收、机烘等工作,减少劳力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水务部门要及早做好农业生产用水调度规划,对主要灌区输水渠道运行状况进行排查,及时组织修复损毁沟渠,确保农业生产用水。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预测预报服务,指导广大群众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防范。金融部门要做好支农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发放。电力部门要抓好电力保障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推介好经验、好做法,引导群众抓好大春生产。

(四)科学防灾减灾。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充分利用蓄水充足的有利条件,立足最佳节令完成大春栽种目标,合理安排好育秧、育苗时间,为大春作物增产增收打好基础。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灾害性气候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灾害预警,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农业农村、财政、农业保险承保机构要认真抓好种植业保险工作,为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和减少农民因灾损失提供有力保障。农业农村部门要着力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准确发布病虫发展信息,发动和指导农户搞好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4%以内。

(五)严格考核问效。各乡镇要把今年大春生产目标任务、重点措施进行层层分解,确保落实到人、到田块。在大春生产的关键时期,县人民政府将组织人员分阶段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造成大春生产任务未能按计划落实的乡镇和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县人民政府对乡镇年度农业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附件:1.双柏县 2019年大春农业生产种植计划表

          2.双柏县 2019年晚秋作物种植指导性计划表                    

2019年3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