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双柏县加快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县十八届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年12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双柏县加快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楚雄州加快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花卉产业体系,推动全县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科技创新为驱动、设施装备为支撑、品牌建设为抓手、富民增收为目标,突出“绿色高效做优一产、加工增值做强二产、融合发展做活三产”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工程项目、建设高效基地,提高园区化、融合化、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花卉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切实把花卉产业打造成新的富民强县特色产业。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6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1万亩,实现农业产值1.5亿元,其中:发展鲜切花面积达0.2万亩以上,产量达0.3亿支、产值达0.28亿元,盆花面积达0.2万亩,产量达130万盆、产值达0.18亿元,食用与药用花卉面积0.56万亩、产值达0.3亿元,特色木本花卉面积0.05万亩、产值达0.03亿元。同时,通过不断培强壮大花卉文旅产业,将花卉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与民族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康养有机融合,拉动消费升级,实现花卉全产业链产值2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做精规划端,优化花卉产业集群结构。加快编制《双柏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充分利用全县园地资源,通过园地提质一批、改造一批、新建一批加快花卉产业发展。建设滇中鲜花美食城、县城永生花加工区、妥甸河尾药花种植养生区、大庄鲜切花生产观赏区、法脿万寿菊种植加工区、爱尼山药花种植区,彩石咢公路蓝花楹走廊、绿汁江凤凰花走廊、马龙河三角梅走廊、双新公路半年红花走廊,构建“一城五区四走廊”的花卉产业发展格局,将一产花卉种植、二产花卉加工、三产花卉销售和民族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打造集田园景观、观光休闲、采摘体验、文化传承保护、度假游乐综合产业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集群,实现四季有花、四方有景、四处可游,把双柏建成滇中花卉综合体验区。(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林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发展改革局,8乡镇人民政府)
(二)强化种业端,构建新品种引育繁体系。积极引进优良花卉品种,强化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及云南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的县校、县院合作,积极争取中央、省州投资补助支持,实施花卉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和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提高花卉新品种自主研发及商品转化能力,不断提升优质种苗(种子、种球)的自给率和市场占有率,加速优良花卉品种“本土化”进程。到2026年,依托大庄镇柏子村鲜切花种植基地,建成花卉种业基地500亩。(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林草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8乡镇人民政府)
(三)做优种植端,创建精品花卉产业基地。以绿色化、标准化、设施化为引领,按照主体有实力、产业有规模、生产有标准、销售有渠道、品牌有影响“五有”标准,统筹谋划布局,科学规划,分类施策,聚焦重点,大力发展现代设施花卉产业基地,通过改造一批低端大棚、水肥一体等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一批高端设施花卉产业基地,整体推进冷链物流设施体系,设施花卉产业基地占花卉产业发展比例的90%以上,全面提高花卉产业发展水平。到2026年,全县发展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鲜切花绿色生产基地面积达0.2万亩,发展盆花130万盆。(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林草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8乡镇人民政府)
(四)做强市场端,提升供应链价值链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做好市场建设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拍卖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花店、花摊)功能各一、层次分明的花卉流通体系。在完善市场主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推行网上购货、订单交易、连锁经营、代理制等现代营销方式,制定交易规则,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对市场的规范性管理和有效监督,积极推进物流管理体系在花卉产业中应用,为产业发展打牢基础。(牵头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8乡镇人民政府)
(五)发力服务端,推动花旅融合发展。培育和创建花卉品牌,提升市场价值;强化包装、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花卉的功能价值,拓展花卉生态、文化、体验、旅游、研学等多种功能价值;依托花卉资源,深挖资源潜力,全力推动花卉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花卉点缀、花海铺垫,发展形成田园游、花卉游、采摘游、乡村记忆游、农事体验游、农家美食游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将花卉资源厚植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风貌改造等各个方面,以花为媒、以花引客、以花留客、以花兴业、以花富民,实现农旅融合,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花卉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切实把花卉产业打造成新的富民强县特色产业。(牵头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8乡镇人民政府)
三、重点项目
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全县现有园地,以建成滇中花卉综合体验区为目标,将花卉生产、加工、观光、消费、销售和民族文化体验、康养、旅游等有机融合,实施一批花卉产业重点项目。
(一)示范建设花卉产业核心区。以推进双柏县“彝药谷”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双柏县数字花卉产业园、法脿镇万寿菊产业化基地、双柏县万亩金银花种植加工等建设项目为抓手,创建一批高质高效花卉种植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8乡镇人民政府)
(二)建设花卉交易体系。内培外引一批名花、名企品牌,支持基地直销、拍卖交易、对手交易、直播带货等多元化市场交易模式协调发展,以大庄镇、县城工业园区为主建立花卉标准化产地型集散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主动融入昆明花卉市场,提高双柏花卉市场竞争力。(牵头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8乡镇人民政府)
(三)打造花卉精品旅游区。围绕各乡镇田园景观、特色村落、民族文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元素,用好油菜花、茶园樱花、金雀花、万寿菊、鲜切花花卉种植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资源和林海、云海、花海及凤凰花大道、樱花大道等景观性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名胜风景和彝族文化观赏观光,打造赏花精品线路、鲜花旅游节、花海景观、鲜花小镇等花农旅融合项目,在“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云品荟”等平台广泛推介双柏花卉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的多产品开发,拓展功能、丰富业态、创新场景。(牵头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8乡镇人民政府)
(四)打造“一江一河一线”绿美工程。着力提升绿汁江沿江公路、马龙河低热河谷、主要公路沿线的配套工程公共区域开发建设,结合整体规划设计,在重点节点处实施绿美工程,融入花元素,提升花园县城形象、提高产业价值。(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草局、县农业农村局)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花卉产业纳入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工作调度重要内容,持续落实“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按照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县级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整体推进合力。充分发挥双柏县花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作用,强化工作指导、督促、检查、落实。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分类精准施策,定期研究重大政策、重要工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二)强化资金整合。落实抓好相关扶持政策,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投入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创建项目,加大“沪滇协作”帮扶项目倾斜,细化招商引资合作工作任务清单,抓好项目建设落实推进,统筹各类资金支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金融支持。加强政银企合作,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开展高效农业设施贷、龙头企业担保贷、云花贷、农户综合信用贷、农产品保险风险贷、农村“三资”产权抵质押贷等,支持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用地保障。依法依规保障花卉产业生产及设施用地,不搞“一刀切”。充分开发利用荒山荒地和废弃工矿土地资源、谋划园区项目建设用地、盘活低产值果园等拓展花卉产业发展空间,分类指导,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花卉无土基质或有机质栽培等设施农业。
(五)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各类新媒体平台,推介双柏花卉产业发展成就、政策措施及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附件:双柏县加快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