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决策部署,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全县农业农村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农业经济运行平稳。
一、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1-6月,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763万元,增长2.8%,低于全州增速0.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品产值57673万元,增长3.1%;林业产品产值15057万元,增长13.5%;牧业产品产值37266万元,下降1.2%;渔业产品产值326万元,增长0.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441万元,增长5%。
(一)种植业平稳增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种植新技术和优质新品种,实现种植业持续增长。一是夏收粮油丰产增收。2024年全县夏收粮食播种面积112040亩,比上年增加537亩,增长0.5%,产量15651吨,比上年增加134吨,增长0.9%,实现2024年夏收粮食面积、产量双增;冬油菜面积20520亩,同比增长2.5%,产量2689吨,同比增长15.4%,秋收粮食长势喜人。二是蔬菜生产平稳发展。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相关政策,在严防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和确保粮油生产安全的情况下,把发展高原特色蔬菜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切入点,从项目支持、资金配套、科技支撑等方面全方位加大保障力度,集中培育蔬菜产业集群,大力推广蔬菜工厂化育苗,做强蔬菜产业链前端,完善低温冷库、蔬菜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上半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71000亩,同比增长1.5%,产量80927吨,同比增长2.3%。三是水果产量高速增长。至二季度末,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0186亩(其中果用瓜6161亩),同比增长8.2%,产量14871吨(其中果用瓜9513吨),同比增长60.6%。
(二)绿色林业发展迅速。林木培育各项指标增幅与去年同期水平增长加大,木材采伐指标共计4900立方米,远超上年同期数,因气候原因林业产品增幅同比大幅上升。
(三)主要畜禽产能小幅下降。受市场价格影响,我县二季度主要畜禽出栏产能持续恢复,全县生猪存栏21890头,同比下降5.4%,出栏93487头,同比下降5.6%,肉牛存栏66174头,同比下降5.5%,出栏9037头,同比增长0.2%,羊存栏248688只,同比下降1.3%,出栏56392只,同比下降8.5%;禽类存栏777601只,同比增长9.2%,出栏306403只,同比增长4.2%。受到肉牛价格持续下行以及饲料价格小幅上扬的影响,肉牛养殖效益进一步收窄,养殖主体积极性受挫,养殖规模逐渐减小,部分养殖户放弃养殖,导致肉牛产值下降明显。
(四)水产养殖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35075亩(其中稻田养鱼28000亩),水产品总产量280吨。
二、存在问题
(一)价格波动影响产业发展。一是一、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均呈下降态势,当前生猪价格有所上升,但存栏数要在短时恢复增长难度较大;二是肉牛养殖存栏、出栏双下降。受到肉牛价格持续下行以及饲料价格小幅上扬的影响,肉牛养殖效益进一步收窄,养殖主体积极性受挫,养殖规模逐渐减小,部分养殖户放弃养殖,导致肉牛产值下降明显。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当前,我县农业发展主要侧重于传统农业发展生产,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作用不显著,产业竞争力弱,存在重生产、轻加工的倾向,农业产业链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品牌输出较为艰难,新型农业、科学农业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储备人才。
(三)现代农业结构不够优化。传统种养殖品种、方式占农业的比重还很大,粮食种植面积比重偏大,效益增收缓慢,设施农业发展缓慢,农作物单产偏低,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和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仍然处于力求发展阶段,特色农业距离做大做强还有差距。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一是要稳住粮食面积、主攻单产、力求增产。各级要健全粮种保障机制,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二是要提高认识,系统规划,全力发展高原特色经济,在畜牧业上要加大养殖力度,推广畜禽良种及先进生产、防疫技术,增加出栏率,提高商品率。在林业上要做好育苗造林,把林业大产业的建设落实到具体的经济林发展项目上。充分发挥本县资源优势,以科技为依托,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畜牧产业结构,稳定畜牧业生产。一是稳定生猪产能,鼓励生猪养殖场户加快补栏,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做大做强肉牛肉羊产业的工作安排,调优品种结构,做大养殖规模;三是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不可控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以市场为导向,寻求发展新突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增加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引导鼓励经营主体生产效益好、规模大、质量高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制定品牌发展规划,让有特色、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汇集,严格把控特色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