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每个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设立为“世界镇痛日”。这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疼痛、重视疼痛管理的特殊日子。疼痛不仅是身体不适的信号,更可能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2024年“世界镇痛日”主题为: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今天小编将带你一起走进疼痛的世界,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疼痛。
一、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反映。从病程上看,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多源于新近的躯体损伤,如:
扭伤、烫伤、手术、创伤后的疼痛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对患者有保护作用,提醒患者寻求医疗帮助。而慢性疼痛则持续3个月或以上,多数与以往的损伤有关,但不仅受损伤本身的影响,还受到心理、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二、疼痛不只是身体的警告
疼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它还对多个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例如,疼痛可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影响心血管系统;可造成患者呼吸系统通气功能下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还会使患者对病菌的抵抗力减弱,增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疼痛还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高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在心理方面,疼痛会导致恐惧感、失眠、焦虑等心理上的改变。
三、正确认识疼痛,描述疼痛
面对疼痛,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忍一忍就过去了”。然而
科学的态度应是积极识别、评估并应对疼痛。正确认识疼痛,采取积极的止痛措施可以使多数疼痛得到控制和缓解。良好的疼痛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食欲、睡眠和情绪,提高患者的活动性、独立性,使其感觉更舒适,进而改善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有助于更好地接受其他医疗干预。然而,大部分人花费了很多时间也难以准确描述自己的疼痛感受。
四、疼痛的等级
为了准确描述疼痛的程度,国际上通用数字分级法,将疼痛
为10个级别:
0级:无痛
1-3级:轻度疼痛(间歇痛,可不用药)
4-6级:中度疼痛(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7-9级:重度疼痛(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10级:严重疼痛(持续剧痛,并伴随血压、脉搏等变化)
五、科学镇痛的方法
面对疼痛,我们有多种科学有效的镇痛方法: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和副作用。
物理疗法:如热疗、冷疗、按摩、牵引和电疗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缓解的严重疼痛,如神经阻滞、植入镇痛装置等。
替代疗法:如针灸、瑜伽等。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但需更多科学研究证实。
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
当我们出现疼痛现象时,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予以应对。在世界镇痛日之际,让我们一起关注疼痛,科学镇痛,提高生活质量。切忌“忍痛”,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帮助您解除疼痛困扰。
(来源:双柏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