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推动基层信访工作做细做实

日期:2025年09月29日   作者: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点击:[]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处理检举控告,是我们党倾听党员和群众呼声、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方式,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反映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实践中,四川省资阳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做细做实信访举报工作,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用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工作成效,努力构建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

在走进群众、下沉接访上重点发力。信访工作只有走到群众之中,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才能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解决群众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加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接访阵地建在群众身边,建好乡镇纪委信访接待阵地,通过设立群众身边“民情驿站”、发放联系卡等方式把纪检监察干部派到群众身边;提高群众认可度,优化接访方式,热心接待群众并安抚情绪,耐心仔细倾听、注重换位思考,畅通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提高群众走访率,建立重点对象走访清单,全覆盖走访低保户、五保户、拆迁户、危房改造户等重点人群,既收集反映党员干部的问题,更倾听群众的具体诉求,从中深挖背后潜藏的风腐问题线索。

在获取信任、规范办访上重点发力。规范高效做好信访工作,提高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才能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得到群众信任。建强基层队伍让群众放心,配强县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将信访举报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采取业务讲解、交流体会、知识测试等方式,推进信访举报业务全员培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公开办访让群众宽心,建立“受理—过程—结果”三阶段主动告知机制,全过程做好受理、交办、核查、立案等环节进展情况动态沟通,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拿出可信成果让群众安心,开展信访件办理质效评查,举办基层信访化解“大比武”活动,评选并宣传好办理信访典型事例,以群众身边事赢得群众信赖。

在解决诉求、化解积案上重点发力。要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信访工作,依规依纪依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做到“事要解决”。实践中,针对基层可以自主解决的问题,由乡镇纪委推动建立“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站所主办”工作机制,在狠抓案件查办的同时,将收集到的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点对点”移交乡镇主责单位办理;针对涉及县级部门权责的问题,由县纪委监委牵头建立“班子成员+室组地+县级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信访、农业、民政等部门协作,督促相关单位靠前履职,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针对疑难复杂、久拖不决的问题,由市纪委监委研究建立班子成员重点包联、带件下访机制,采取定期调度、蹲点指导、包案办理等方式,确保诉求解决到位、困难帮扶到位、结果反馈到位、思想疏导到位,实现信访积案难题实质化解。

在提升群众满意度、规范精准处置信访举报上重点发力。处置信访件要坚持精准理念、系统思维,既解决一个人的事,又办好一类人的事、管好长远的事。抓个体与群体并重,实行实名举报一对一反馈结果、面对面开展评价,由纪检监察干部公开讲评政策规定、情理道理,做到办结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抓一事与一域并治,针对信访个案中暴露出的系统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排查解决同类问题,定期形成民情分析报告,推动各单位抓好“微治理”、净化“微生态”;抓当下与长期并举,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有效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通过扫码评议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推动改进作风、优化工作,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上一条:国家信访局:建立七项机制 压实党建责任

下一条:县审计局:拧紧思想“总开关” 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