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乡镇快讯

蹚出古茶树保护与致富之路

日期:2023年06月21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坐落在礼舍江之畔,哀牢山腹地的石咢嘉镇,是一个拥有着悠久茶史,盛产茶叶的乡镇。站在海拔2400米的高山上放眼望去,山上云雾缭绕,山下云海茫茫,穿梭在古茶树林间,百年古树的幽香萦绕身边。一片片融云雾尝甘露的百年古树茶叶,被精心采摘、加工后,销往了全国各地,给远在千里的品茶人带去了这份独属于哀牢深山的甘甜。近年来,石咢嘉镇积极践行“两山”理念,走出了一条古茶树保护与致富并重,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保护为本擦亮生态底色

石咢嘉镇古茶树资源丰富,全镇14个行政村均有分布,古树茶叶也自然成为了石咢嘉镇的传统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该镇古茶树龄在100年以上古树茶共有3000余株,被州县部门挂牌保护的有31株,其中生长在老厂茶树村和梁子村的两株600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分别被认定为楚雄州最大的野生型茶树和栽培型茶树,众多的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和庞大的数量为石咢嘉镇带来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为切实保护好古茶树资源,石咢嘉镇遵循保护优先、科学管理、有序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古茶树保护措施,建立了镇、村两级古茶树数据库、档案库,各级部门对古茶树进行挂牌保护的同时,加大了保护古茶树宣传力度,引导鼓励村民提高保护意识,不过度采摘,在保护范围内不滥用农药、化肥。各茶叶企业也按照保护技术规范定期对古茶树进行修剪、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实现了生态化、可持续化绿色发展。保护古茶树不仅装点着石咢嘉人的新梦想,也装点着绿色生态发展的新篇章。

以叶为媒 助农增收致富

四月春风万物醒,茶乡大地处处生机盎然。连日来,石咢嘉镇茶叶村一片繁忙景象,十余名身着盛装的彝族妇女、小伙唱着欢快的阿乖佬,不断地穿梭在古茶树林间,亲手摘下一片片鲜嫩的古树茶叶,伴着古茶树的清香,茶农们欢快的歌声响彻整个茶林。

据茶农王慧琴介绍,以前村里的姐妹结婚后都只能在家带带孩子,远处是去不了,外出务工更是不可能,不能外出务工家里就少了一份收入。“现在好了,茶老板来村里承包古茶树,每年到了采摘季就找我们帮他采茶、晒茶,80元一天,大家不用出远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生活开销的钱也有了,家里也照顾了”。

王慧琴口中的茶老板王光敏是土生土长的茶叶村人,2014年,王光敏成立了双柏县益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与当地300多户农户签订了古茶树承包协议,涉及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900余株。多年来,他致力于家乡产业发展,传承古法技艺制茶传统,精挑细选茶原料,专注做生态古树茶,用实际行动为家乡茶叶的优质品质发声。他的企业实现了从茶树管理到生产全过程的生态绿色有机化,年生产量达15吨左右,年产值近400万元,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如今,石咢嘉镇以发展古树茶产业为抓手,成功探索出“茶企+村集体经济+茶农”发展模式,把古树茶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2年,全镇实现产业总产值6000多万元,嘉古树茶叶走出大山远销全国的同时,也给茶农带来了“真金白银”,为助推乡村实现产业振兴开辟了道路。

以叶为业 强产业塑品牌

抓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近年来,石咢嘉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按照“生态、绿色、有机、安全、特色、高效”的要求,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现有11412亩茶园、3000余株古树茶为基础,按照“茶企+村集体经济+茶农”发展模式,全镇聚集了双柏县益康商贸有限公司、云南班迈茗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十七道茶叶有限公司等8家茶叶企业,涌现出了哀牢春晓、彝山丫口、班迈茗香、十七道茶、哀牢山古树茶、彝州红哀牢茗茶、哀牢山茗茶等一批畅销全国各地的茶叶品牌。下一步,石咢嘉镇将积极探索“以茶促农、以旅带茶”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茶业和旅游的深度结合,进一步挖掘古树茶价值,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嘉茶叶品牌市场占有率,让产业链共建共赢,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让石咢嘉古茶树名片“越擦越亮”。

上一条:【文明乡镇创建】妥甸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弘扬端午文化 传承浓情粽香”主题活动

下一条:一棵草一头牛 云南双柏石咢嘉镇致富有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