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到大麦地镇峨足村委会各莫村西红柿收购点,新鲜诱人的西红柿堆满地,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分拣包装,一筐筐品质上乘的西红柿整齐排列等待装车运输,种植户陆续把成熟的西红柿拉到收购点,现称现卖,收获的喜悦不言而喻。“我们这个点每天收购西红柿5-8吨余吨,平均每框西红柿20公斤、售价60元,凡是拉到这的不管大小我们都收。”收购点的负责人告诉我们。

大麦地镇光热资源极为丰富,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非常适宜分批、轮茬种植热作蔬菜。早在一个月前,大麦地镇峨足村委会顶告母、大麦地村、光明村等海拔偏高的地区,已经有一批西红柿早先成熟,最先抢占市场先机,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销售。而在海拔偏低的普龙、蚕豆田、河口沿江一带,现阶段西红柿正处于开花坐果生长期,种植户们正在忙着修枝管理。这种结合气候分批种植的西红柿,长势良好、品质优良,成熟后可陆续采摘上市,能在销售旺季错开了收购、运输高峰期,让整个销售环节更加有序高效。

近年来,大麦地镇立足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绿汁江流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热作果蔬主导产业为核心,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引导调整种植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抓好沿江一线以西红柿为主的冬早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农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使其成为全镇特色农业开发的引领,形成了“党建引领、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企业带动、种植大户示范,农民务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自2017年起,全镇西红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外来种植企业、商户陆续入驻,种植区也由沿江的普龙社区、峨足、蚕豆田、河口一带延伸到底土、大麦地、光明等海拔较高的区域,其中,沿江得勒姆、牛厩房、埂井、各莫等部分村组种植面积达500余亩,种植大户不断涌现,西红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同时,为鼓励和扶持农户发展壮大现代果蔬产业,大麦地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多方筹措投资建设农产品发展基础设施,先后建成保鲜冷藏库22座、农产品标准化包装车间2个、塑料筐包装生产基地1个,农户自建以西红柿、小米椒销售为主的冬早蔬菜分拣包装临时交易市场30余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西红柿成为凸显大麦地镇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大麦地镇发展现代农业的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一筐筐承载着种植户致富梦想的优质西红柿销往全国各地,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幸福感提升了,种植西红柿在有效助推大麦地镇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和乡村振兴有效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小的西红柿引领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真正走出了一条红红火火的促农增收致富路。
文字/图片/责编:尹丽雪
审核:王晓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