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乡镇快讯

双柏大庄:三岔河村的蚕桑故事

日期:2024年11月01日   作者:孙净蓉   来源:云南楚雄网    点击:[]

沿着村组公路盘旋而上,双柏县大庄镇三岔河村的桑田映入眼帘,一行行桑树紧密排列,叶子层层叠叠,嫩绿欲滴。地处沙甸河沿岸的三岔河村因地理优势,所产桑叶叶片肥大,病虫害少,产量较高。20世纪80年代起,三岔河村农民家家户户养蚕,蚕桑产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过去多是沿袭以户为单位的分散式养蚕的老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桑源、技术的限制,导致产量低、效益差,可以说停滞不前,没有发展势头。

“养蚕是祖辈们传下来的,在我手上不能丢。”大庄镇柏子村三岔河村民小组60岁的“养蚕翁”何正海说。2018年,当时的县茶桑站站长李华荣带领何正海、何正全等村民外出到外地学习养蚕技术。之后,掌握技术的几名村民带头栽桑树养蚕并成立了合作社。通过改变桑树种植模式,密植桑园改变了过去桑树树冠高、采叶难、产量低的问题,用新品种栽植的密植桑园,易管理、好采摘、产量高,一亩桑园可养一张蚕,一张蚕产的鲜茧可卖3000多元。养蚕周期短,见效快,又不误农时,加上新模式、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减轻了劳动强度,经济效益明显。

有了好原料,还要思考如何延伸产业链。抽丝剥茧后,蚕丝的加工处理也是三岔河村桑蚕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一环。蚕茧丰收后,三岔河妇女们正在家中煮茧理丝,为客商加工蚕丝被。将煮好的蚕丝理顺,均匀地叠压在一起,不一会儿,一块轻盈柔滑的蚕丝被呈现在眼前。“蚕丝被根据客户需求可定做单人和双人被,每斤可卖到27.5元,没现货还要提前预订。”2024年,全村发展蚕农10户,养蚕180张,产茧9900公斤,收入54.45万元,户均5.4万元。

近年来,双柏县大庄镇蚕桑产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依托土地资源丰富、环境条件优越、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采取建设密植桑园、培育技术人才、创建示范基地、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打造了全产业链新型桑蚕发展模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蚕桑产业真正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增长的绿色“新引擎”。

上一条:石咢嘉镇:百合采挖“好丰景“”刨出致富“好钱景”

下一条:安龙堡乡:践行“三个一”让“信访路”变成“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