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双柏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全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和谐有序,党的建设质量提升、保障有力。

蓬勃发展中的双柏

蓬勃发展中的双柏
讲政治,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双柏县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召开了30次县委常委会、7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全方位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热潮。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推进,共开展专题党课、专题培训622场次,参与人数3.4万人次,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全覆盖,全县干部群众在学习中明理增信、在奋发中崇德力行。“两中心一平台”有力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牢牢把握。圆满完成县委、县纪委和8个乡镇党委、85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县乡人大换届工作有序推进。

举办双柏县党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

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激活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聚焦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增效、注入发展活力,“十大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实施好稳定经济运行30条,“六资”工作为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亿元,增长15.2%,全州排名第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26.5%,全州排名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亿元,增长6.5%,全州排名第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47.7%、19.9%、22.4%,三项指标排名均位居全州第三;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50.7亿元,增长20.2%。支撑GDP核算多项基础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州前列,基本实现“双过半”目标。

积极培育新型产业

农产品在盒马鲜生上架
抓项目,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建设、农村供水保障项目、绿汁江片区供水工程、环白竹山引调水工程列入地方专项债券发行项目,申请专项债券资金3.4亿元。项目基础更加牢实,共争取到各类项目19个,到位资金4.9亿元。总投资61.1亿元的125个项目按时开工;65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8.1亿元。玉楚高速公路楚雄至双柏段即将通车,“四好农村路”建设及县乡道改造有序实施;白水河中型水库工程建设、绿汁江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顺利推进,滇中引水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紧密推进;现代物流园区、长晟商业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基建”项目建设有序落地,建设完成5G站点19个。持续推动查姆康养特色小镇、哀牢嘉风情旅游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聚力打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个。有序推进“美丽县城”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9亿元,成功创评“云南省美丽县城”。

玉楚高速

加快县城建设
培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四大”重点产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实现产值73.9亿元,同比增长38%。乡村振兴“六个一”亮点频现,“一村一品”稳健成势。精心谋划“十八项”衔接工程,全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大春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完成粮经作物种植面积26.1万亩;山地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增长19.7%,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增长24.9%。“一县一业”蓬勃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8万亩。与省农科院达成战略合作新平台,新兴产业发展劲头强劲。工业产能持续恢复,森美达、美森源、工麻、泰华丰功、易摩、云牧等一批工业企业产销两旺,旅游文化产业稳步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一园区六片区”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农业一张图以及全域数字农业指挥平台马龙河数字农业谷加快建设,“一园多区、多园融合”的“1+6”园区新格局基本构建。持续推动绿色有机品牌培树,倾力打造“森态双柏”公共品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聚集度进一步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度趋好。

产业转型升级

文旅融合发展
惠民生,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再创佳绩,5名考生成绩突破600分,本科上线率由2019年的92.8%上升至96.3%,一本上线率提高3.3个百分点,高考总上线率连续4年保持100%。县妇幼保健院晋升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双柏县中医医院中彝医馆投入使用,上海杨浦中心医院、楚雄州医院、楚雄州中医院等医疗帮扶的惠民之举深得民心。就业需求持续增容,新增就业2356人,实现5.9万人稳定就业。社会保障持续扩面提标,医疗保险参保率和社会保险执行率分别达99.8%、99.6%。“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全面铺开,中国彝族虎文化节“云端柏虎”、安龙堡“乡村村晚”展演等文化交流、旅游推介走向“云端”,彝族打陀螺列入国家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姆湖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全面启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形成常态,强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各方合力全面凝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取得更大实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局良好,一批事关城市文明水平的短板加快补齐。河湖长制责任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好。慎终如始、从紧从严抓好疫情防控,疫苗第一针剂接种率达83.6%、“云南健康码”应用推广率达71.1%,实现“零输入”“零疑似”“零确诊”。

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推改革,社会治理跃上新台阶。积极探索符合双柏实际、体现双柏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放管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稳步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项目审批高效化、网上服务便利化工作创新升级。各类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安全有力维护,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纵深推进。打出“八大行动”组合拳,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高位推进,队伍建设更加有力。法治氛围日益浓厚,综治维稳基础工作更加敦实,平安双柏、法治双柏纵深推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居全省先进行列。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军民融合有力促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深入巩固。接访办信效能连年提升,有效化解重点信访积案11件,连续4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

向企业提供上门服务

“雪亮工程”建设
渡难关,灾区生产生活有序恢复。“6·10”5.1级、“6·28”4.6级地震生产生活有序恢复;精准投入2920余万元用于震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及排危除险,统筹实施民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次生灾害防治、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灾区人民群众后续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民房基础得以稳固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巩固。地震监测能力、震害防御能力、风险研判能力稳步提升,县、乡、村三级地震群防基础不断筑牢,群众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素质全面提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应急体系不断健全。

“6·10”5.1级地震民房拆除重建

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力度
强党建,从严管党治党实现新提升。基层党建“数字赋能”工程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力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更有质量。“我为群众办实事”“四万三进”深度融合,聚焦8项民生工程和10件惠民实事,解决实际问题1575个。74项比拼事项领衔推进,以上率下、比拼实干的干事氛围浓厚。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纵深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效能全面显现。干部“三力三化”提升、“三不为”“三子官”整治、基层干部关怀激励等系列工程深入实施,旗帜鲜明地表彰了一批“两优一先”、担当作为、“五面红旗”村、“虎乡好支书”等先进典型,担当任事的导向更加鲜明。“彝乡英才”培养、乡村振兴“八个一百”“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等人才队伍建设“数”“质”双增,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正在聚集。十四届县委第一轮巡察工作启动,“大监督”格局正全力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六个年”工作和“十个一”警示教育深入实施,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对2021年换届后村(社区)干部政治素质和能力进行提升

执纪监督深入田间地头